快遞員因收件人不在家就把快遞塞進門口放消防栓的柜子里,隨后發來短信“您的快遞已由消防栓代簽”。未曾想,這竟是此前在網上發酵的“消防栓代收快遞”的梗。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下稱“杭電”)的機械工程學院研二學生陳讓讓帶領的一支全學生組成的研發團隊,推出一款高度智能快遞派送機器人,助力解決快遞派送“最后一厘米”的問題,欲讓“消防栓代收快遞”成為歷史。
據了解,這個解決快遞派送的機器人名為“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其工作原理是:派送前會先給收件人發短信,在得到“在家”確認后,告知對方快遞送達收件人的所需時間,然后出發去送件。收件人可在機器人攜帶的智能派件箱上輸入密碼取件以確認收件。
此外,該機器人可在在樓宇間穿行,在進入樓層后,若遇到樓梯可以通過“扭動輪子”自動爬行。
杭電版“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研發團隊 由校方供圖 攝
有專家在觀看了杭電版“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演示后表示,相比外界所知道的京東派送快遞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的區別在于可以在樓宇間穿行,而且履樓梯如平地。
談及該機器人的研發創意,據“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研發帶頭人、杭電機械工程學院研二學生陳讓讓介紹,“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的研發創意來自他的導師——杭電機械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吳立群教授(第一導師)和王洪成博士后(第二導師)。2016年拜入吳立群門下后,在得知吳立群在快遞行業興起之初有研發高度智能快遞派送機器人的想法后,他在該校學生中招募技術攻關團隊,其中有機械工程學院、電子學院、通信學院的2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經過將近半年的奮戰,完成了“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一代、二代、三代的研發。
研發的過程也非一帆風順,研發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室內導航”問題,陳讓讓表示,“因為國內尚無成型樓宇內導航技術,京東研發團隊也沒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是用wifi、藍牙等技術實現樓宇內導航的,在這塊我們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此外,王洪成作為“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的技術總監,日常在關鍵時刻給予研發團隊以指導外,還負責研發氛圍和文化的營建。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在開展過程中,學生自主創辦了杭州慧士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并得到杭州大江東產業聚集區經發局專項和杭州市雛鷹計劃項目的資助。研發的“爬樓梯快遞派送機器人”獲得過挑戰杯省級二等獎和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
目前,該團隊正在加緊研發該產品第四代,“我們想把機器人目前的四個輪子升級為兩個輪子,這樣可以實現機器人在小空間里閃轉騰挪,爬樓梯和過溝壑更快。此外,我們還要讓機器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自己乘電梯。這些技術目前已經攻克,大家就等著看更加靈活聰明的快遞派送機器人出現吧。”談及對團隊作品的前景陳讓讓如是說。(王題題 葉璟程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