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5月2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24日公布香港初中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的修訂課程大綱,最快于2020年9月在初一年級實施。
經過兩輪咨詢,教育局和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和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24日舉行傳媒簡報會,介紹修訂課程大綱的內容。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期望修訂課程能讓學生有系統地研習中外歷史文化,培養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以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主席梁元生表示,委員會主要根據課程完整性和課堂操作兩項原則修訂課程。
根據修訂課程大綱,中國歷史科劃分為九個“歷史時期”,每個“歷史時期”均設有“學習重點”,以政治演變為主軸,讓學生更全面和清晰地學習中國歷史的發展面貌。大綱也將“文化特色”和“香港發展”編入相關中國歷史發展時期的不同課題內,讓學生從政治、文化、社會等不同層面認識中國歷史的發展,拓寬歷史視野。
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大綱的內容與第二階段咨詢稿相若,大綱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內地與香港的關系,以及香港在改革開放中發揮的作用。至于不同部分的課時分配,政治演變占總課時76%,文化部分占14%,香港發展占10%。
歷史科方面,大綱共有12個課題,以時序為軸,每個學年以一個主題為重心,并加入其他地區的文明和國家歷史,以擴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加強他們對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認識。
據教育局介紹,中國歷史和歷史現行課程推行逾20年,于2013年12月成立的修訂初中中國歷史及歷史課程專責委員會對課程進行全面檢討,以配合課程持續更新和學生學習的需要。經過四年多的討論,修訂課程大綱已得到教育界廣泛認同,并獲得課程發展議會通過和教育局接納。(記者張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