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80后爸爸小王才發現,原來除了操心娃的吃穿用外,還有一項更艱巨的難關已踏入他的生活:入學后的寒假作業。
小王的孩子3周歲了,在泉州市區某幼兒園讀小班。學期最后一天,小王接回了歡天喜地迎接寒假的孩子,還接回了一張寫著密密麻麻字眼的“寒假假期學習任務”。
“很多任務很好,如果完成能培養孩子很多好習慣和動手能力,看得出老師很用心在策劃,但對于雙職工的我們來說,精力實在有限。”小王苦惱地說。
到底是怎樣的寒假作業,難倒了父母?
80后爸爸小王:孩子喜歡種植任務 但我們精力有限
在寒假假期學習任務中,包括親子閱讀、手工制作花燈、根據組別種植不同的植物、尋找特定主題繪本等共10項。其中,種植植物那欄標記著種植要求,如吊蘭要選有垂吊的,水仙花要選擇花苞,引導孩子觀察花期過程等。除此,還有一份自理能力完成表格,每天有包括起床與睡覺時間、獨立穿衣、吃飯、運動等十幾項任務,需要家長觀察孩子的完成情況并打鉤。
小王說,孩子很喜歡種植植物的這項作業,每天都會去植物旁待一會,跟爸爸說著植物的變化,這個作業很有趣,但夫妻兩人都是上班族,白天爺爺奶奶奶照顧兩個孩子,沒有精力事事觀察并記住,完成自理能力完成表。小王擔憂,若事后再一一打鉤,豈不成了應付。
他建議,寒假任務的出發點很好,是老師們很負責任地精心設計的,但很多任務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大多要依靠家長,如果能減少任務數量該多好。
80后媽媽小徐:為完成年夜飯任務 請對門大姐教做菜
小徐也領到一份寒假作業,她戲稱為“寒假豪華套餐”。套餐有三個可選包,小徐的孩子喜歡名叫“年年有余”的這一項:學做一道年夜菜或用照片形式介紹“我家的年夜飯”等。
小徐覺得這任務不錯,孩子今年二年級,下下廚也是好體驗,便放棄了往年在餐館吃年夜飯的習慣,準備請教對門廚藝不錯的大姐。“我們夫妻倆都不會下廚,平日里請阿姨煮,過年阿姨也休假了,”小徐說,還是挺期待和孩子一起學做菜的。
讓小徐覺得繁重的是,孩子還有62頁的假期作業、親子閱讀摘記、垃圾分類實踐活動任務等9項。小徐說,和孩子時常不知道玩什么,適度的需要親子配合的作業是拉近親子關系的契機,老師們費心設計的這些項目很好,但其他的作業對8歲的孩子來說,確實壓力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