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教育部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浙江大學11個一級學科評為A+、11個一級學科評為A、17個一級學科評為A-。評為A+的一級學科數位居全國第三。
浙江大學排名評為A+的一級學科有:0713 生態學、0803 光學工程、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28 農業工程、0835 軟件工程、0902 園藝學、0903 農業資源與環境、0904 植物保護、1002 臨床醫學、1203 農林經濟管理。
第四輪評估于2016年在95個一級學科范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評估結果按照“精準計算、分檔呈現”的原則,根據“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為9檔公布。
什么是學科評估?
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它是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不同于政府開展的合格性評估。從2002年首次開展,平均四年一輪,至今已完成四輪。
學科評估堅持“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各單位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含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授權),均可申請參評。
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在95個一級學科范圍內開展(不含軍事學門類等16個學科),共有513個單位的7449個學科參評(比第三輪增長76%);全國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有94%申請參評。
學科評估的宗旨和價值是什么?本輪學科評估有哪些亮眼之處?促進高校學科發展的策略有哪些?隨小編一起聽聽浙江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嚴建華怎么說
構筑一流學科體系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浙江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嚴建華
浙江大學主動以世界一流學科為標桿,充分利用第三方評估,特別是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學科評估,對學科建設成效和發展水平進行全面診斷。通過評估大數據分析,比對兄弟高校的優勢學科,努力找差距、擺問題、補短板、強特色,堅持聚焦一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持續提升學科的水平和聲譽,推動一流學科建設不斷務實前進。
2014年起,學校籌措專項資金,啟動實施“學科與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計劃”,突出人才戰略地位,發揮院系主體作用,增強學科內生動力,促進前沿與交叉學科發展。同時,圍繞學科發展戰略布局,著眼于質量優先的內涵建設,優化學科群結構、完善學科生態,為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的成長釋放空間,為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創造有利條件。2015年以來,學校先后實施了“高峰學科建設支持計劃”和“一流骨干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前者通過重中之重的支持,力爭一批優勢學科率先邁入世界一流行列;后者給予骨干基礎學科長期穩定的支持,力爭實現基礎學科的全面振興。
浙江大學將深入分析新一輪學科評估結果,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學科發展的動態監測、動態評估和動態管理,推動一流學科、人才、科研之間的良性互動,引導師生實現追求辦學品質聲譽的觀念轉變,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建設頂尖學科、匯聚頂尖學者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形成群峰競秀、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浙江大學將繼續聚焦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加快轉變思想觀念,通過穩規模、調結構、轉動力,進一步強化重大方向的凝練,充分運用學位中心學科評估咨詢服務報告,在深入推進實施“高峰學科建設支持計劃”和“一流骨干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的基礎上,啟動實施“優勢特色學科發展計劃”和“會聚型學科領域發展計劃”,構建一流引領、綜合交叉的學科生態體系,加快推動學科高原會聚造峰和整體水平跨越提升,扎根中國大地,力爭早日邁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