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996年國際象棋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與IBM的計算機程序“深藍”以及計算機頂級圍棋程序阿法狗和韓國、中國圍棋國手李世石、柯潔的“人機大戰”之后,人類歷史上將迎來第三次“人機大戰”巔峰對決,四川成都某企業研制的高考機器人將在2018年的高考考場上挑戰著名青年作家張一一的高考作文,高考機器人將與張一一之間進行新課標全國卷、上海卷、北京卷的三場作文比賽。
作家張一一曾創作《新岳陽樓記》《黨賦》《國賦》《中國旅游賦》《反紅樓夢》等上千萬字文學作品。據了解,2018年是有著強烈高考情結的張一一第8次參加全國高考,為了給母親和自己圓夢,此前他7次高考均是鎩羽而歸屢敗屢戰,一度被媒體和網友貼上“當代蒲松齡”“高考愚公”“高考釘子戶”等標簽。而不管怎樣,作為每年高考考場上的“全國最著名考生”,雖然年年落榜,但張一一諸如《踮起腳尖》《兔子要不要學游泳》《大樹的中國夢》《最炫的中國》等多篇考場作文均爆紅網絡,網友認為應該拿高分,無奈張一一重文輕理才導致連年落榜。
機器人能否寫出高質量的高考作文擊敗作家張一一呢?據了解,機器人能夠寫作已經并不新鮮,新華社、美聯社等國內外新聞機構都有將AI(人工智能)運用于報道實務的案例,而且長期以來高考作文由于考生與閱卷者的磨合,業已演變成一種獨特的“文體”,在很多人眼里擁有固定的范式,機器人完全可以“按套路出牌”對高考作文進行“量化”,機器人雖還不能真誠表達人類的復雜情感,但高考作文的閱卷時間很短,四平八穩的作文就算不得高分,也吃不了虧,反倒是劍走偏鋒的作文比較危險。
相反,計算機程序設計者則完全可以通過分析歷年高分作文的數據,“調教”機器人寫出最符合閱卷者口味的文章,鑒此,機器人挑戰作家高考作文的結果勝負還真是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