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帶小記者“證人”上庭
在張超法官的安排下,“陪審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各就各位,隨著法槌落木聲響起,“模擬法庭”正式“開庭”。
“庭審”過程中,“公訴人”與“被告辯護人”有著大段的材料陳述,這是平靜語氣下的“唇槍舌戰(zhàn)”,小記者們發(fā)揮得出乎意料,密密麻麻的文字,他們陳述得特別流利。
“坐在臺上,我很緊張,感覺心臟都要跳出來了,在法官叔叔的引導下,我認真聽著每個環(huán)節(jié),生怕會說錯。”扮演辯護人的小記者朱曉潔說,通過這次活動,讓他明白了法官承擔的角色及責任,也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犯了法,不僅自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讓他們跟著一起傷心。”
隨著“判決”的宣讀,“模擬法庭”活動結束了,而那些沉浸在角色里的小記者們還在體會激動。臉上的表情還帶著小自豪呢。
立案大廳,小記者聽法院工作人員介紹立案程序
參觀立案大廳、觀看法院宣傳片
零距離了解法院審判工作
“這是我們的羈押室,被告人上庭前都是關在這里的。”在張超法官的帶領下,小記者們參觀起了法院。
“為什么這些墻上都要軟的海綿包起來?”、“為什么這邊的門關起來,那邊的門才能打開?”……一路上,小記者們不停地向張超法官發(fā)問。
“把墻軟包處理,是為了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安全,怕他們采取撞墻等自殘的過激行為。”聽到張超法官的介紹,小記者們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趕忙把新學到的知識記在筆記上。
“這是我們的立案大廳,如果你要打官司,就要先到這里來立案。”張超法官詳細向小記者們介紹起法院立案的程序和需要的材料。“同學們一定要堅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同時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也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張超法官表示,把小記者“請進來”開展這項活動,就是想讓青少年零距離了解法院工作,感受法治陽光,增強孩子們的法制觀念,樹立法治意識,自覺遵法、守法、用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記者 楊漸 通訊員 陳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