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的細胞分裂圖怎么畫啊,向老師求助!”收到問題后,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學生物教師豐金波立馬在紙上手繪了一張結構清晰的細胞分裂圖,并附帶詳細的解題思路,拍成圖片上傳至系統。
學生隨時問,教師及時答,這一切的實現,得益于依托南昌市學生課余教學輔導志愿服務中心搭建的“云學通答疑平臺”。該平臺借助市級名師工作室資源,組建了20個名師答疑團隊,每個團隊每周分11個時間段安排教師在線值班,面向全市在校學生提供網上答疑服務。
學生課余教學輔導志愿服務中心在2015年成立之初,便明確了免費、優質、全方位的課余輔導思路,全市有需求的在校中小學生可以通過老師面授、網上在線互動和微信公眾平臺交流三種方式全天候與各學科名師溝通。教輔中心的線下輔導以名師、優秀教師為主,利用雙休日時間開設“補差、提優、揚特、固基”四類面授課程。面授不講新課,不搞自習,以查缺補漏和提高能力為主,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
說起南昌市政府成立該中心的初衷,該市教育局局長謝為民坦言:“這是一項被‘逼’出來的民生工程。”
有償補課是困擾很多城市的教育頑疾,不少地方都存在著個別學校、教師組織學生集中收費補課、少數社會培訓機構高薪聘請名師從事兼職授課活動等現象。
近年來,南昌市下大力氣對有償補課進行查處整治,2015年至2016年共清退、收繳亂收費及有償補課違規金額198.32萬元;受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的人數100人。
“有償補課為何屢禁不止?群眾對有償補課反映強烈,但對課余輔導又有著現實的需求,尤其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尚不充分的當下,我們應該正視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如果政府不直面問題、有所作為,客觀上就是把學生和家長推向了補課市場這一邊。”謝為民說。
明確了疏堵結合的工作思路,教輔中心應運而生。教輔中心實行兩級運作,由南昌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牽頭組建市本級教輔中心,在全市直屬28所學校分別設立教輔分中心。每年,南昌市財政撥出1000萬元專項經費給予保障,參與教輔的教師按每節課50元給付勞務,并在評先、推優和晉級等方面予以同等優先考慮。
截至目前,教輔云平臺學生注冊6.42萬人、教師4400余人,開展網上答疑互動13萬余條;開展雙休日面授6.78萬個課時、活動課程5500余節。
“我報名了周六的數學培優班,培優班以鞏固知識點為主,對我幫助很大。上一次考試,我的數學成績提高了10分。”自從學校有了面授輔導班,豫章中學學生聶慧靈就沒有繼續選擇參加校外的培訓機構。
“社會上辦的輔導班不僅收費貴,而且老師對自己的情況不了解,不能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聶慧靈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