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滿意+企業歡迎:辦學效果提升的雙認同
2016年,來自全國48所民辦本科院校的21858名在校生接受了中國高等教育滿意度在線調查。結果顯示,民辦本科院校在學生學習效果、教學工作、專業與課程設置、管理和服務、教學條件保障以及教風和學風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就,學生總體滿意度(“很滿意”、“比較滿意”比例,下同)高達83.6%。其中,輔導員或班主任的工作態度和能力以及教師的師德師風得到學生的高度認可。
民辦本科院校致力于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具有豐富實踐技能和扎實科學人文素養的應用型人才。民辦本科院校教學效果如何,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于2016年4月19日至6月6日組織實施了“民辦本科院校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對2166家用人單位進行了在線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的總體滿意度達87.5%。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民辦本科院校畢業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好的團隊協作和人際溝通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和社會責任意識。此外,一些民辦本科院校也主動出擊,針對本校畢業生的用人單位開展調查走訪。上海某學院對該校畢業生的就業單位開展了廣泛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該校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高達100%,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獲得高度贊譽。
民辦本科院校學生和社會滿意度
對接需求+適應需求+滿足需求:實現穩步發展的三部曲
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歷程表明,民辦高等教育起源于對接社會需求,興起于適應社會需求,壯大于滿足社會需求。社會需求不僅是民辦高等教育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應成為民辦高等教育永恒的價值追求。民辦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和辦學導向,定位服務行業一線、服務地方特色經濟,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民辦本科教育從發展之初就制定了明確的對接需求的戰略:將院校設置的1/3布局在地市級城市,改變高等教育資源過于集中在中心城市的局面;將區域經濟和行業環境特色融入辦學特色,為地方企業較好地提供應用型研究服務;將專業設置的1/3布局在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滿足區域產業發展對能夠勝任在生產、管理、經營一線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試制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的急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