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更改延續至今。
如今的拼音變簡單
曾經的“四拼音節”沒了
“這些韻母占漢語拼音韻母總數近三分之一,跟聲母搭配,能夠產生78個音節。”吳潔敏說。
12個當年被刪除韻母中,包含8個三拼復鼻韻母,如iang。
“我覺得現在教材里的韻母排列順序也可以改進。”吳潔敏說,比如現行教材中,將復韻母ie與特殊韻母er放在同一課中,沒有規律可尋,孩子們只能強記。
吳潔敏甚至覺得,應該將12個被拼音教材排除在外的韻母補全,反而可以減輕孩子記憶負擔。這種方法在現行拼音教材中未曾出現過,也是吳潔敏的獨特創意。
一年級新生們如何學好拼音?吳潔敏認為,可以為每一課的拼音教學內容配上詞語和兒歌,用來復習鞏固,并鼓勵孩子們在兒歌中尋找已經掌握的韻母及音節。
“現在小學的第一課,是 天地人 ,其實我認為第一課應該是 a,b,m ,學的就是 爸爸、媽媽 。”吳教授說,還可以給第一課配上一首兒歌《好娃娃》:“媽媽下班回到家,我請媽媽快坐下。我給媽媽倒杯茶,媽媽叫我好娃娃”,幫助孩子們記憶。
真要恢復12個韻母嗎
語文老師看法不一
說起學拼音,余姚市實驗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師魯丹,已有近三十年的教學經驗了。
“我們現在教學生的時候,遇到像 ian 這樣的拼寫,會把它與聲母結合稱為三拼音節。其中的 i 作為介母,要發得短而快。”魯丹說,“有的學生實在無法掌握三拼音節,如 tian ,我就先把 i 和 an 拼起來,教他們讀 ian ,他們讀著讀著就會了。”
盡管缺少了12個韻母,但工作在一線的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經驗。
“我一般會用看圖編故事的方法教學生拼音,增強他們的記憶。”臨海匯溪鎮圣雄希望小學的江靈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平常都在用介母,我覺得沒必要再加12個韻母了。”
但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有這種自信。吳潔敏說,她曾聽一些年輕教師提起:“我非常認真地備過課,但就是教不好。”
浙江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李淑敏聽過吳潔敏教授的課,她說:“吳教授的方法很實用,35個四呼韻母組成的幾百個音節可以讀得朗朗上口、很有節奏,拼讀起來就像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