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近日,《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出版發行,該書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5月2日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的相關內容。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資料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親切關懷青少年健康成長。習近平圍繞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指明了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和成長道路。
學習解讀《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系列報道
西藏支教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廣大青年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勇于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受鍛煉,增長才干。”
“高校學生支教、送知識下鄉、志愿行動等活動,都展現了學生的風貌和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情懷。許多學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中樹立了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
“好青年志在四方,要鼓勵高校學生把視線投向國家發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業的舞臺,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業,做好一番事業。”
……
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14屆大學畢業生張銀波就是其中的一位。
當年,張銀波同時報考了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特崗教師和2014年全國大學生西部計劃西藏專項志愿者。幸運的是,他順利被前者錄取,但這并不是他最想要的。
從小學三年級教科書中一張布達拉宮的插圖開始,張銀波的心中便埋下了奔赴西藏的種子。高考那年,他錯過了前往西藏讀書的機會。大學畢業后,他想再為夢想努力一次,可是,他卻遲遲沒有收到通往西藏的錄取通知。
迫于現實壓力,張銀波準備前往西疇縣報到。“坐上即將發車的大巴,心里有太多的失望。”就在他發呆時,他接到了去西藏報到的通知。沒有片刻猶豫,他跳下車,毅然決定前往他熱愛的西藏。
2014年8月,張銀波等一行4人來到西藏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小學支教。學校師資不足,他被委任為三年級到六年級的英語老師,并兼顧各個年級的作文輔導工作。
學生們作文寫得不好,張銀波就想方設法激勵他們寫作,在學校辦起校刊,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冷達鄉小學的13篇作文被選中收錄在《西藏小學生作文文選·錦心雋語》一書中。除了做好教學工作外,張銀波還十分關心學生們的生活,孤兒益西卓嘎就是經常受他幫助的一個孩子。
支教一年,張銀波將愛心撒播在冷達鄉小學的角角落落,在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自我成長。一年后,他考取了西藏公務員,實現了扎根雪域高原的夢想,繼續將青春熱血揮灑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