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每天15時50分,像往常一樣,盛軍準時將公交車停靠在武漢市江岸輔讀學校的門口,等待一群特殊乘客。16時,校門打開,一群學生涌了出來。盛軍用擁抱擊掌等方式和他們一一打招呼。
他們是一群“長不大的孩子”,最小的9歲,最大的28歲,分別患有自閉癥、腦癱、唐氏綜合征和癲癇等疾病,智力水平還停留在兒童時期。
他們是5位特殊司機,用愛心和責任心“鋪”平了孩子們的求學路。
今年暑假,“516路愛心車組”第三至第五任司機方靜、林攀力、盛軍登上了武漢市民大講堂,講述11年風雨無阻的愛心護學故事。
愛心結對
2006年7月,江岸輔讀學校從市中心球場街搬遷至堤角公園旁。為了解決40多名孩子“上學難,上學遠”的問題,武漢市公交集團與學校“愛心結對”,開通了一輛專門接送孩子上下學的“516愛心公交”。
“從西馬路到堤角,早晚高峰至少得花一個半小時,一天就要3個小時。”家長陳女士說,如果沒有這趟愛心公交,來回接送孩子特別耽誤上班時間。專車開通之前,楊奶奶每天都要帶著孫子擠公交,有時還要面對一些乘客的譏笑議論,“幸好有了516路愛心公交,車廂就是一個快樂的家庭,沒有歧視,只有關愛”。
每天7時30分準時在西馬路站停靠,16時在學校門口等候……11年來,金秋、李紅芬、方靜、林攀力先后接過這趟特別公交的方向盤,用愛心呵護著這群“折翼的天使”。
公交集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接送完這群孩子,專車司機還要折返至516公交車的正常線路,其他司機一天跑3趟,他們則要跑4趟。
今年年初,這個辛苦的崗位竟然引來了2000多名競聘者。經過自薦和公司考察,30歲的盛軍脫穎而出,成為專車的第五任司機,“我的堂姐是唐氏綜合征患者,我親眼目睹了這種家庭的艱辛,很想為他們做點什么”。
記者了解到,專車司機的挑選有著嚴格的標準。首先,必須是無事故、無違章、無投訴,且工作滿3年以上,有家庭、有孩子的駕駛員;其次,駕駛員的性格要溫和,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