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融入
“這群孩子的情緒極不穩定,開車時要平穩勻速,還要不時通過后視鏡觀察車內情況。”盛軍說,前兩個月是最艱難的時期,如何讓孩子們接受自己是每一任駕駛員都會面臨的難題。
方靜是專車的第三任司機,4年過去了,她仍然清晰地記得第一天上班的情形:“發現換了新司機,他們直勾勾地盯著我,一直追問:李阿姨呢?李阿姨為什么沒有來?”雖然她耐心解釋,孩子們卻并不領情,有的干脆倒地不起,隨車的老師劉輝安撫了很久,他們才勉強上車。
然而,驚險的事情還在后面。
她剛剛準備起步,患有自閉癥的霆霆突然沖進駕駛室,一把抓住她的頭發,使勁向下撕扯,又疼又怕的方靜連忙呼救,幸虧劉老師及時趕到,化解了“危機”。在方靜看來,霆霆似乎非常“討厭”她,有時還會沖過來咬她的胳膊、搶奪方向盤。
事后,劉輝向她解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非常敏感和脆弱,一點微小的環境變化就會導致他們喊叫、跳鬧、傷害自己,甚至攻擊他人。
“當時真的不想干了,感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方靜坦言,但是她轉念一想,“這群孩子也非常可憐,愛心傳遞不能斷在我手里。”情緒穩定后,她主動接近孩子們,“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就能消除一點陌生感。”一兩個月后,她融入了這個特殊的集體。
2012年,方靜的女兒患上重病,家長們自發捐款,還和孩子們一起到醫院來看望她。“這些家庭本來就不富裕,還有一些是貧困戶。”回憶起這些,她心里滿滿的暖意。 第四任駕駛員林攀力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交接時,他特地囑咐盛軍:“開好這趟班車需要耐心、細心、貼心,還有一顆童心。”
為了讓孩子們盡快認可自己,正式上崗之前,盛軍專門和劉老師溝通了每一名學生的情況,還從學校里找來照片提前辨認,第一次見面,他就叫出了大部分孩子的名字。
為了更好地照顧這群“長不大的孩子”,盛軍在劉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一個關愛自閉癥患兒的志愿者組織,學習和他們相處的正確方式。”漸漸地,這位笑容親切的大哥哥也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
今年春天,盛軍和孩子們一起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郊游活動。吃飯時,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康康走到他面前,遞來一張餐巾紙,緩緩地說:“揩嘴巴。”
簡單的三個字,可把盛軍感動壞了:“他很少開口說話的,我平時總幫他擦嘴,他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