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是寶
大字不識的孩子寫詩,怎么教?樹才認為寫詩就是在語言的水里游泳,他的教法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寫,而不只是欣賞。面對這群大多數從來沒有寫過詩的孩子,他提議大家用15分鐘的時間,一起來寫《昨天》這個題目,沒有規則,沒有要求,鼓勵大家發揮想象,天馬行空。
昨天我做夢
我和多多結婚了
(婷婷)
秋天風輕輕地吹過
驚醒了夢中小仙女
咦,風里面怎么有一個小仙女
我問小仙女說
能讓我回到昨天嗎
她伸個懶腰答道
昨天已經化為剛才的一片微風
永遠抹去了
(孟和)
昨天我在天空之城玩
我被雪包了起來
我真想再退回昨天
好再玩一天
(白小盼)
昨天我和伙伴一起玩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吃飯
昨天我用積木拼出一輛卡車
昨天我開心又快樂
昨天像一陣風消失在城市的燈光里
(李開同)
樹才驚喜而得意地點評這些孩子“寫得莫名其妙地好”,他說孩子是人類生命中最接近詩歌的狀態,他們就活在詩里,尤其是在家庭、在父母的愛的氛圍里,孩子對世界是信任的態度。不像大人總想說道理,孩子只是說感覺,詩歌就是感覺,感覺直接擊中了,詩歌的力量就出來了。
“寫童詩,我比不過孩子,我所教給他們的東西微不足道,我暗地里是拜孩子們為師的。”樹才一臉真誠地說。
除了動手寫,樹才也帶著孩子們欣賞好詩,比如日本優秀詩人金子美鈴、法國詩人彼埃爾·勒韋爾迪的詩。他希望孩子們用心去感受這些特別好的詩,比如金子美鈴的《春的早晨》:麻雀們合唱/天真好/睡呀睡呀/小睡貓/上眼皮想要睜開/下眼皮卻不愿醒來/睡呀睡呀/小睡貓。“它的深也是它的淺,它的晦澀也是它的透明,又短又特別形象,孩子憑著他們的天才和智力是能察覺出來和理解到的。
樹才特別強調孩子自由表達自己的活潑和個性。“詩歌一方面表達人類的孤獨和痛苦,一方面帶來的是愉悅和放松,我希望能讓孩子體會到詩歌并非多么偉大、遙不可及的東西,詩就在他們的感覺里,就在他們每天和萬事萬物建立的一點關系里。我更希望讓孩子們珍惜自己的個性,詩歌里,個性是最大的財富。一個人懂了詩歌,他就懂了——生活著,要自然要自由,這樣才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