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漢市發改委發布消息稱,今年以來,武漢市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5年留下100萬大學生在武漢創業就業”的目標,多部門出臺系列留住大學生政策,著力解決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落戶難、安居難、創業融資難、創業服務跟進難、到新城區就業難等“五難”問題,特別是落戶新政實施100日來,已有5.2萬余大學畢業生選擇留漢創業就業。
落戶新政留住5.2萬大學生
大學生留下來首先是落戶難,武漢市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門先后出臺《武漢市公安局關于貫徹落實全市戶籍制度改革相關政策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放寬留漢創業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落戶實施辦法》。武漢市發改委牽頭擬制《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起到了政府兜底的作用。
5月22日,武漢市啟動大學畢業生落戶留漢“戶籍新政”。武漢市公安局在“武漢公安云端窗口(網頁版)”和“武漢公安微信公眾號(手機版)”同步推出大學生落戶“網上辦”。硚口公安分局還通過“海燕直通車”來到企業,與大學畢業生零距離提供戶籍服務。“據統計,從5月22日到8月31日,不到100個工作日內,已為52069名大學畢業生辦理了留漢落戶手續。”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5萬多名大學生在漢創業
為破解大學生創業服務難,武漢市工商局、地稅局設立大學畢業生辦事“一站式”、“一次辦”窗口,不到100個工作日,為大學畢業生開展“馬上辦”事務512件,“網上辦”事務600余件,“一次辦”事務700余件。
其中武漢市地稅局創新聯合辦稅模式,為大學畢業生創業就業提供了優質服務平臺。武漢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搭建“創業武漢合伙人”智慧管理平臺,與原有的027創服網等形成“創業武漢服務云”,同時聯合高校共建創業服務平臺,先后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10所高校建立了創業學院,為大學生開展創業培訓,培訓服務大學生近3萬人次。
武漢市今年開展的“高創之星”創業培訓活動,吸引了5萬多名大學生參與創業,已有4.34萬名大學生開展實習實訓。
3700余大學生住進公租房
截至8月31日,武漢市發布大學畢業生房源3805套,受理大學生申請入住4134人,終審通過有3720人。
為解決大學畢業生留漢住房難,武漢市發改委、市房管局、人社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對2011年以來商品房配建公租房情況進行了認真清理。據統計,2011-2016年全市有79個項目可落實配建房源8508套,建成可滿足近4萬大學生的需要。武漢市房管局、招才局還起草了《留漢創業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才公寓配租輪候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從配租辦法、輪候辦法、租賃管理、監督管理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規范,為今后大學畢業生留漢落實公租房提供了保障。
為大學生創業融資20億元
大學畢業生創業難,最難的是融資難。武漢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金融局等部門加大創業融資支持,搭建創業服務平臺,三個多月來,共舉辦創業融資培訓46期,融資總額達20億元。“很早以前,我就想有一家藝術創作公司,今年畢業兩個多月后,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這個夢想實現了,獲得了某企業50萬元的融資。”畢業于湖北美院的李健告訴記者。
武漢市為大學生畢業留漢創業建立、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與深創投、賽伯樂等國內外著名創投機構發起設立26只子基金,基金總規模32億元,其中引導基金出資6.45億元,幫助300多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取得風投資金。(記者 張軍 通訊員 周鋼 李現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