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的一種糾紛是房東和租戶談不攏價格,這種情況在去年開始實施“六年一學位”的海淀區更加突出。“明明學校很一般,租戶花幾萬塊錢換一個學位就可以了,但是有的房東坐地起價,一要就要十幾萬。”石桓亦說,“一旦出現糾紛,家長臨時根本找不到房子。有的家長提前就做好了功課,這個房子對應的是什么小學。但是一旦有變化了,對其他學區一無所知。再想改變主意,還剩幾個月的時間,這個家庭就非常焦慮了。”
多校劃片試水,攪動學區房
多校劃片是今年北京市各區幼升小政策出臺后媒體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教委2017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意見顯示,“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積極穩妥探索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入學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
所謂多校劃片,就是一個房產對應2個以上的學校,這樣做,降低了學區房的功效。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樣是為了讓家長降低對購買學區房就能上某一所小學的期望值,避免學區房的過度炒作。
今年朝陽區首先出臺詳細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于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動產權證書所對應的實際居住地址不再對應一所學校,適齡兒童少年依據該實際居住地址登記入學將參加所在片區的統籌分配。
這一規定被家長們簡稱為“630政策”。而實際上,今年的幼升小在5月份就已經提交家庭實際居住地證明,完成了入學信息采集。換言之,“630政策”對今年入學的孩子并沒有影響。
京籍人士王松的孩子才1歲半,眼下并不面臨升學問題。但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進入優質小學,他賣掉天通苑的房子,多花了200多萬元,今年年初買下了芍藥居北里小區的房子。按照去年的政策,這個小區對應的小學是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小學部,這是公認的朝陽區“牛校”之一,孩子入學后還可以享受12年一貫制,即小學、初中和高中都在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就讀。
但是4月下旬新規定的出臺,對他而言來得太突然了。此前他已經多方打聽,知道單校劃片政策很穩定,所以才花了這么大的代價搬到這里,沒想到手續沒辦完“630政策”就出來了。
當時房子還沒有過戶,他最大的擔心就是自己會在6月30日以后拿到不動產權證書。那樣一來,孩子將來必須服從多校劃片,從昌平區折騰到朝陽區,甚至為了省掉二套房要交的高額契稅還和妻子辦了假離婚,這些付出就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