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辦移民 陰陽團聚
老田打聽過,為父母身后“追辦移民”倒也并不難。“總之比我們活人辛辛苦苦辦綠卡,再入籍,這個過程要簡單得多了。”
按趙文笙的說法:“死人也移民,近年來很流行。”華人占一定比例的墓園中,設(shè)有骨灰塔。不買墓地的,可以買個塔位。“骨灰是最清潔的。這邊墓園看到中國出的證明,證明亡者身份以及親子關(guān)系,子女就可安排把骨灰通過空運寄過來,或親自接到美國。”
趙文笙表示,證實亡者身份的話,由醫(yī)院或地方衛(wèi)生局出具死亡證明,殯儀館提供火化證明;早年過世,這兩份記錄拿不到的,亦可去當(dāng)?shù)亻_具死亡公證書,證實死者姓名、年齡、死亡時間和火化地點等信息。死者若是美國綠卡或公民,遺體可運至美國,外國人則只有火化后讓骨灰入境。
春日陽光好,墓場鮮花人影不斷。(美國《世界日報》/陸怡雯 攝)
聯(lián)成公所主席鄧學(xué)源身兼紐約開平同鄉(xiāng)會主席。他說,有個開平會員的父親從中國去馬來西亞旅游,不料心臟病急發(fā)去世。“女兒很孝順,去大陸辦了手續(xù),把父親骨灰?guī)н^來,安葬在同鄉(xiāng)會的壽地。”
開平和新會這兩大粵籍同鄉(xiāng)會在新澤西耀榮墳場(Ewing Church Cemetery)的壽地比鄰而設(shè)。按新會人趙文笙的說法:大都是上了六七十歲年紀(jì)的老者給先人遷墳。“他們說:‘不然我走了,在中國的墓就沒人管了。遷過來,一家陰陽團聚,祭拜方便,也可常跟父母說說話,讓他們地下有知。’”
老田今年把他相中的墓園照片拍了幾張發(fā)給大姐。開闊的用地,寬舒的墓間距,令人望之心怡。對比雙親現(xiàn)葬處,老田感覺,蘇州園林式的風(fēng)格固然精巧,也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xí)慣,但地方確實有點窄。田大姐看了照片居然也有心情說笑:“以后索性把我一起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