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昨日開幕,海歸人才專館里人頭涌動。300名海外博士攜帶項目回國考察尋覓商機,其中朝氣蓬勃的90后海歸回國創業成主流。而深圳企業對海外高端人才“求賢若渴”,紛紛拋出橄欖枝招攬人才。
90后海歸帶項目紛紛亮相
“我在美國國家實驗室工作過,但是我不想就那樣穩定安逸下來,我覺得年輕人應該大膽闖,更大實現自己的價值。”1991年出生的黃啟洋從耶魯大學研究生畢業后,毅然回國攻讀博士,遇到了清華北大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開始創業。“我們主要致力打造中國第一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相生物芯片檢測系統,應用于腫瘤標志物檢測、流行病監測等領域。”此次他帶著項目亮相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海歸人才專館。
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國內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留學生紛紛回國,雖然有不少優秀朋友選擇到大企業中就業,但“水土不服”的也不少。“我其實一直關注深圳政策,發現深圳對創業扶持力度很大,創業氛圍很好,鼓勵敢試敢闖,產業鏈也完善,最適合有想法的年輕人。”
而同為90后的Peter已經獲得了美國喬治城大學碩士學位,攻讀“數學與統計”專業的他,要在美國找個年薪13萬美金以上的工作并非難事,但是他依然想回國創業。“我回來一個多月了,各大城市去考察,首選深圳。”他認為深圳的創業扶持政策最具吸引力,創業氛圍最寬松,理念最接近西方國家。他告訴記者,身邊優秀的男性留學人員更傾向于回國創業,而女性留學人員更愿意留在國外尋找一份穩定工作。
而留美博士徐天宏昨天已經跟深圳幾個區的創業園區進行接洽,希望帶著項目“人類代謝組研究所”能落地深圳。“深圳各區政府都主動出擊,紛紛拋出橄欖枝,綜合深圳的創業政策和創業環境,當然是創業首選地。”此外,他認為,毗鄰香港,也方便創業者送子女到香港接受國際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