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華強制性體育形成對比的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高校,美國高校不會強制性要求學生鍛煉,但他們同樣積極鼓勵學生運動,大學的學費里已經涵蓋健身房費用,加之于學生的沉沒成本無疑能促使大家去鍛煉。美國高校競技體育之風盛行,學校會投入大量資金打造屬于自己學校的體育強項,比如花重金聘請教練,設立全額獎學金錄取體育生,參加全國聯賽為國家培養種子選手等。美國高校對競技體育的重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不同的體育理念是不同國情和文化導致的,清華強制體育的政策根植于強身健體、保家衛國的年代精神和文武并重的體育傳統,美國高校非強制性體育教育則來源于他們熱愛運動的生活方式和競技精神。
日本政府于2011年修訂并實施了新的《體育基本法案》。日本大學體育課分兩種,除了平時的體育鍛煉課,還有一種是理論課,除了要交報告還要進行考試。近年來,日本高校體育課程融合了放松身體運動。通過放松身體運動,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快樂。
再來看英國,英國大學通常是綜合性大學,體育分為體育專業教育和學生體育活動兩部分。《全球華語廣播網》英國觀察員侯穎介紹,出于對體育的興趣,英國大多數學生都會參加不同項目的體育俱樂部,以俱樂部會員的形式每周到運動場活動2小時,俱樂部由校學生會統一管理,聘請專職教練負責指導,學生繳納一定的會費。
侯穎介紹,很多英國大學沒有統一安排體育課,想參加什么運動去相應的協會辦卡。一般大學體育館有三個用途,第一是學生健身,第二是為兒童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活動場地,第三是進行各種公益活動。教學人員認為,安排統一的體育課未必能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沒有樂趣的鍛煉不可取。絕大多數體育社團是組織去郊區進行訓練,學校里只有健身房,學校并沒有很多體育老師,一般高年級學長組織社團帶大家一起玩。英國大學學生的選擇余地非常豐富,包括擊劍、板球、馬術、田徑、自行車、賽艇、籃球、曲棍球、健身操、壁球等應有盡有,每個社團大概有三十名固定成員。英國人從小學到大學似乎沒有閑著的時候,而且非常注重肌肉訓練。足球是英國人最熱衷的項目,各級比賽不斷。一般情況下大學的體育運動設施非常好,同時附近居民可以享用所有的高端體育設施,只需要繳納很少的成本費用。即便沒有操場,學校仍然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各種體育鍛煉,這是英國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的教育理念,在他們看來,只有愛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才會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