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并非終點
“如愿進入高中絕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希望新一代的中國留學生可以在國際舞臺上勇敢表達、自信成長,從成功留學到留學成功。”黃金杰說。
確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拿到錄取通知書只是第一步,能否達到預期的求學目的是對這些小留學生的極大考驗。
在美國特拉弗斯城西部高中就讀的鐘文浩仍記得初到之時的艱難。“剛到美國時,有一次我走丟了,當時真的很害怕,一個人在街頭差點崩潰。因為還沒有辦手機卡,不能打電話給父母、同學、老師,所以我就去借手機,幸好最后找到了回去的路。”
來到美國,對鐘文浩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了獨立。“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住校,那時候我就覺得要照顧好自己,不讓父母擔心。到美國后,這種想法就更加強烈了。我要盡快學會必需的生活技能以及如何與人相處。當面對困難時,不能害羞和逃避,如果自己不去問、不去學,沒人能幫你。”
正在英國讀高中的李翰林,回想剛到英國的經(jīng)歷,覺得最難的是語言關。“當時不太適應語言環(huán)境的差異,與外國朋友交流很少。后來,我嘗試著‘厚著臉皮’與人交流。其實與外國朋友溝通時,關鍵是要語言流利,即使有些說法不合語法,但是對方能聽明白,也是一次成功的交流。”
思維轉換自主學習
但能用英語交流遠遠不夠。英國寄宿學校協(xié)會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對中國學生來說,最難的是如何實現(xiàn)思維轉換。”
“英國高中是小班教學,每個班20人左右。學生宿舍是單間,環(huán)境比較獨立。這種環(huán)境既好也不好,好的是自己可以安靜地做事,不好的是有時候少了別人的提醒,會偶爾犯懶。”李翰林笑笑說。
鐘文浩也強調了“自律”的重要性:“在國外,教學模式和國內的不同。比如,你沒有交作業(yè),老師不會批評你,但是平均成績點數(shù)(GPA)會往下掉。而且老師更注重實踐能力,像公民學課程,學生要去當志愿者、感受生活,在工作的時候也體會到了別人的辛苦。”
在美國讀高中的賀楚萌也認為“在國外要注重自律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沒有人監(jiān)督自己學習,自律是非常重要的。考試其實也很重要,并不像有些人說的國外考試不重要,如果掛科的話會影響到將來大學的申請。”
就此,為明教育集團駐特拉弗斯城西部高中國際部教師施懿芳建議,學生可根據(jù)課表制定好每天的計劃。而且,在出國之前學生需培養(yǎng)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但如果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適應良好,就會收益良多。在美國讀高中的趙傅峰就安排得很好:“這里的課程設置與國內不同,可以自己安排上課的時間,只要在畢業(yè)之前把課程修完就可以。所以,我會把時間安排好,把課余時間放到我喜歡的體育運動上。”
原標題:小留學生的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