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老師到法國留學3個月,誰知道,竟然在豬場養了2個月豬。孫智遠是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引進的一位年輕老師,作為畜牧獸醫系的一位專業博士,他在上講臺為學生授課前,被學校安排了這樣一次特別的留學之旅。
法國是全球第二大養豬國,特別是無抗生素養豬技術發達。去年底,孫智遠與學校另外2名老師一起,在法國留學3個月。近日,記者見到剛從法國回來的孫智遠。
“與其說是留學,更準確地說就是去農場養豬!”孫智遠說,他們在諾曼底的高校上課不到一個月,就去了養殖場。“我們跟著法國教授,天天和豬打交道,從糞便處理到飲水到自動化管理,一點一點系統學習無抗生素養豬的具體流程與操作。”
這次留學養豬,讓他獲益匪淺。
孫智遠打開正在制作的PPT課件,顯得信心十足:“這是我下周的備課。以前課堂上,老師都是照本宣科,從理論到理論,遇到具體的操作問題,自己都覺得腿發飄。經過養殖場兩個月的實地工作,我對養豬從頭到尾有了了解,上課時底氣更足了,針對性也更強了。”今年5月,針對全省養殖大戶,他還將結合自己國外養豬的體會,舉辦一期面向全省的培訓班,以提高豬肉質量。
國家提出要培養“大國工匠”,高端技能人才的地位得到更大肯定。“不過,現有的教學模式,從書本到書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技能人才的培養。”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俞衛東說,他們大膽突破現有課程模塊,全程重構教育模式,實行產教融合、工學交替、理實一體的項目化課程。這個新模式,率先從老師突破,走下講臺,走進生產一線,以全面帶動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包括孫智遠在內,該校已派出20名老師出國“留學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