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90后大學生劉大君(左)和任諾揚(右)重走長征路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8月9日,萬里長征的起點——于都縣長江第一渡迎來了兩名特殊的游客,來自南京政治學院的兩名90后大學生劉大君和任諾揚,他們走進第一渡紀念館參觀,正式開啟了他們為期半個月的“長征計劃”。
晚上火車趕路,白天行走紅色路。頭頂烈日,身負50斤重的背包。于都已經是他們行程的第六站。
這兩名高大帥氣的90后大二學生自8月7日從南京出發,已經走過上海中共一大會址、黨的誕生地嘉興南湖、革命搖籃井岡山、英雄城南昌、紅都瑞金……而他們后面10多天的行程還將前往廣州、長沙、重慶、遵義、成都、延安、西柏坡等10多地。
“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90后也能擔負起歷史的重任”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充斥各類思想,對年輕人的影響各不相同,但是我們認為‘長征’精神還應是主流思想。”劉大君稱,他們想通過走長征路來挑戰自己,證明自己,進一步感受紅色文化,向紅色老區的人民學習,了解課本上所不為人知的背后故事,用紅色經歷豐富自己的人生,告訴大家不要忘記長征精神,同時為黨的十八大獻禮。
記者了解到,他倆的“長征計劃”今年年初就開始謀劃了,但由于學業緊一直未實現。8月7日,學校放假的第三天,他們就背起行囊踏上了行程。
“許多人對于90后存在爭議,我們想通過實際行動告訴大家90后也能擔負起歷史的重任。”劉大君說,今天許多人淡化了“紅色故土”意識,而他們將用行動,告訴同齡人長征是寶貴的精神食糧,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感慨“紅都精神”耀贛南
8月9日下午,在達到于都之前,他們第五站達到了紅都瑞金。在參觀完紅井、瑞金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地后,這兩名90后大學生感慨頗深。
劉大君在前往于都的汽車上寫下了下面這些話:“今天很榮幸來到瑞金,我們感到今天的瑞金已成為贛東南一顆閃亮的明珠。與此同時,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當地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人民群眾熱情好客,民風淳樸,駐地經濟發展很快。我們讀懂紅都的精神實質是,開天辟地的使命觀念,依靠群眾的思想路線,聯系實際的領導方式,勤奮民主的工作作風,無私無畏的革命氣節,廉潔奉公的道德風范。”
一路寫微博與大家一起分享紅色精神
“幾粒面包一杯優樂美開始了一天行程……”任諾揚8月9日在微博中寫道,雖說頭頂烈日,身負50多斤的背囊,走一天很累,但同時也很快樂。因為不光是走了紅色足跡,一路上也看到了上海路人大(微博)叔的“認真可愛”以及贛南老區人民的“古道熱腸”。
記者在任諾揚的新浪微博上看到,他每天都要發微博記錄自己的行程和一路的所見所聞。劉大君告訴記者,他們帶了一部相機和一臺筆記本電腦,為的就是要把途中的紅色景點、心得和感受記錄下來。“行程走完以后,我們將好好整理一下這些東西,以便與更多的同齡人一起分享。”劉大君說。(記者邱輝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