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通過深化綜合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資源結構、提高普及水平,扎實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發展。
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制定幼兒園基本辦學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管理辦法,推進公民辦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提高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服務試點水平。促進各地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小片區”管理捆綁考核機制,總結提升農村薄弱校“委托管理”、集團化辦學經驗,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研制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改革實施辦法。啟動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試點,建設省級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制定實施中小學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引導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體育、美育等課程建設。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機器人大賽、高中學科奧賽等活動。
提高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印發《普通高中教學調整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和學校調整模塊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強化學科核心素養和探究思維的培養。健全教育行政與教研部門協同推進機制;推動高中教學專項視導制度化。遴選確認一批普通高中省級課程改革基地,開展選課走班等教學管理改革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校本課程研究,推進高中多樣化、有特色辦學。根據國家和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對問題突出的地方安排專項約談,并進行跟蹤督查,促進改進教學和教育決策。實施學前教育片區管理和片區教研制度改革,重點提升新建園、薄弱園辦園內涵。支持泉州市“低視力教育康復”和廈門市同安區“送教上門”、“隨班就讀”國家級實驗區實驗研究。分類開展特殊教育“視障、聽障、智障、自閉癥”片區教研。建立完善常態化的中小學教研工作制度,定期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研究。組織中考命題人員研修,指導各地按國家《課程標準》和省頒《考試大綱》命制中考試卷,分析反饋中考質量。啟動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優化基礎教育資源結構。開工建設100所公辦園,新增3萬個學位,改善幼兒園結構。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覆蓋面達60%以上。制定實施“十三五”中小學布局規劃,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工作。指導支持有關縣(市、區)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啟動“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建設與評估。重點支持100所左右薄弱高中建設,支持民辦學校創建達標高中,遴選若干所省一級達標學校創建普通改革發展示范性高中。全省完善50所普通學校資源教室配備、增加10所左右標準化特教學校。繼續開展“一師一優課”等相關活動,擴充數字化優質教學資源,提供教學交流,滿足邊遠地區學校、教學點教學需要。開展教育信息化試點校總結評價,召開現場會,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鞏固提高基礎教育普及水平。健全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機制,修訂學籍管理辦法,運用“學籍系統”規范學籍管理,鞏固提高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入學率。推進單校劃片、多校劃片招生入學機制,落實隨遷子女招生政策和優質高中定向招生比例。進一步規范公辦園招生管理,調整完善以“機會均等”為核心改革措施,增強公辦園招生改革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