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護法》上映首日豆瓣7.4分 觀眾評價用詞非常獨特
繼《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后,又一部“大”字頭的國產動畫今天上映了,《大護法》。
目前豆瓣評分已出,7.4。這是一個比《大圣歸來》低0.8分,但又比《大魚海棠》高0.9分的數字。觀眾的評價用詞非常獨特:“華麗”、“詭異”、“詭譎”、“逗逼”,這看起來很難歸結到一部作品上,這也驗證了《大護法》是一部非常另類的作品,用一個網友的評價,“離普通觀眾有一些距離感作品”。
與前兩者一樣,這部電影也是幾經挫折才最終上映,但幸運的是,相比大魚和大圣,《大護法》等待的時間要更短。
這部世界觀奇特,畫風極具國畫風格的動畫讓人驚喜,因為暴力進行PG-13的分級的做法也非常前衛。
雖然不免有瑕疵,但《大護法》出現對市場的牽引作用一定是正向的,在一片IP開發的叫囂中(本質就是炒冷飯,無非是炒的好壞之別),原創內容、獨立意識是多么可貴。
有大圣珠玉在前,加之資本支持和觀眾愈加理性,中國原創動畫電影正迎來最好的時期。
光線:《大護法》的大護法
2016年下半年,光線出資1050萬投資了好傳動畫,即《大護法》的制作方,占股30%。
這條新聞在當時眾多投融資新聞中迅速被淹沒,無人注意,殊不知,正是這件事情,標志著《大護法》這個電影命運的改變。這部本來也許只能在互聯網發行的電影,踏上了通往院線的順風車。
好傳動畫是由大牛動畫、艾塔動畫、無畏團三個動畫工作室在2011年整合而成的,團隊骨干來自于中國傳統二維與無紙動畫的兩大發源地“寫樂”與“其卡通”。在《大護法》之前,并沒有特別知名的項目出現。光線對好傳的投資,顯然主要是因為導演不思凡和《大護法》的原因。
光線傳媒彩條屋影業總經理易巧說,自己找了不思凡很久,找到過兩家他曾經待過的公司,但是當時不思凡均已離開。當光線終于找到了好傳和不思凡,《大護法》這部電影的前身《大護法之黑花生》已經是近乎成片的狀態,且因為資金的原因不得不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進行眾籌,成為在Kickstarter上眾籌的第一個中國動畫項目,并獲得了超 2 萬美元的資金。
事實上,不思凡之前根本沒有想過《大護法》會有機會上院線,最初想的只是互聯網發行,制作成了11集,時長113分鐘的動畫片。
即便是互聯網發行也屢屢碰壁,資料顯示,2015 年,好傳動畫與優酷土豆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大護法》拿到了 500 萬元的投資。但在發行上,易巧透露,《大護法》曾經遭到多個平臺的拒絕。
“大家覺得內容挺有意思的,但是不敢發,題材和內容怕市場無法接受,而暴力內容在監管上也怕碰雷區。”易巧說,“但是我們看了樣片之后卻覺得,這么好的內容,只放在互聯網上發太可惜。”
光線對《大護法》的信心來自于《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大圣歸來》后,光線對動畫電影的投資一直非常積極,生怕錯失。2015年,光線成立彩條屋影業,采用股權+項目相結合的方式投資優秀動畫項目和團隊。
從彩條屋影業的股權關系圖可以看出,制作《大圣歸來》十月文化、制作《大魚海棠》的彼岸天都在其對外投資列表中。在《大護法》這個項目上,光線采用了老辦法。
光線進入很快緩解了《大護法》資金上的窘境,在優質內容的投入上,光線很大方,何況當時《大護法》主體內容已經基本完成,后期更多是內容刪減和發行層面的事情。
不思凡:一心做(動)畫的太子
易巧終于找到了不思凡,如同《大護法》中,大護法終于找到了太子。
雖然在有一次點映活動中,易巧扮演太子,不思凡扮演大護法。其實在現實中,不思凡才更像電影中的太子,無心宿務,一心做動畫。
右一為易巧,左二為不思凡
不思凡這個動畫領域的業余選手卻有著十三年的動畫經驗。在 2004 年左右,他包攬幾乎所有制作工作的 Flash 動畫短片《黑鳥》推出,憑借黑白水墨式的國畫風格吸引了很多觀眾彼時,不思凡在臨安縣城下的一家通訊公司工作,白天修電線,晚上做動畫。
不思凡早期作品《黑鳥》
2008年,不思凡終于辭去十幾年的電信工作,只身來到杭州,和朋友創建了動畫工作室,繼續動畫夢。之后他制作的《小米的森林》、《妙先生》系列動畫雖然知名度不高,但都在業內獲得了很高評價,幾部作品的豆瓣評分都超過8。
正是在之前幾部作品的實踐中,不思凡和他的團隊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美學的寶貴之處,建立起水墨暈染、山水寫意的獨特風格。如果你回看不思凡其他作品,會發現這種風格的一脈相承,這也正是《大護法》整體畫風的成因。
2014年,不思凡與朋友創建了“蟲左道右”工作室,《大護法》即是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作品。它是不思凡和團隊花了兩年時間,在杭州一間民房里完成的。共有1065個鏡頭、795個場景、91360幀原畫。要知道,目前國產動畫電影中期外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大護法》沒有這么做,所以這是一部地道的,在中國本土動畫。
不思凡唯一覺得遺憾的是,當初制作《大護法》的時候沒有想到會上院線,所以有很多暴力、陰郁的元素在里面,“它出發點不算美好,是陰郁的,灰暗的,疑惑的。團隊初建遭遇了特殊的迷茫期,像兩只欲撥開烏云的手,慌亂地掙扎著,卻仍保有希望。”
然而,正是沒有要上院線的準備,不思凡得到了最大的創作自由,他不用被任何東西束縛,天馬行空的進行創作。
“當時就是想做暴力,如果知道要上院線,肯定就不會做的現在這么暴力了,從沒奢望可以上院線。”不思凡說。
導演不思凡
《大護法》中的核心人物花生人的創意來的特別簡單,正在構思作品的不思凡,看到就是同事用陶土簡單捏了一個泥人,放在桌子上。在書本之間,泥人看起來特別沒有靈魂,與之相比,似乎書本更有靈魂一般,于是就有了動畫中最重要的一個設定,沒有靈魂的花生人。
暴力部分刪減不多 票房好或有續集
《大護法》中的暴力內容是這部動畫很大的一個突破和亮點,為此,光線不得不為電影設定了PG-13分級。
“這一分級標準是參照《金剛狼》制定的,進行分級不是追求噱頭,的確不太適合小朋友看,這部分票房收入我們不賺。”易巧說。
很多看過《大護法》的男性觀眾都表示,暴力的部分非常過癮,也很好奇電影是如何過審的。易巧稱,原本近120分鐘的電影刪減到95分鐘,主要是讓電影在敘事上更加簡潔,刪減掉一些拖沓的部分,因為暴力刪減的內容很少。
“主角大護法的旁白刪掉了近三分之二”不思凡透露。他也不認為自己做的內容很暴力,“我其實比較喜歡武俠,我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像是武俠,而武俠不是暴力,在我看來不過是藝術體操。”
與大護法在電影中的啰嗦相比,導演是一個少言寡語的人,因為花生人也不說話,所以更需要一個話癆型的主角來平衡電影氛圍。
不思凡透露,大護法本來要做一個系列,這部電影原名叫《大護法之黑花生》也是這樣原因,所以電影有些人物沒有交代清楚,是因為本身體量限制,如殺手和美女其實是可以獨立成篇的故事。
易巧稱,如《大護法》市場反響好,不排除后續會推出《大護法》續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