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黨的十九大,為中國發展標注了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這一宣示,正化為全國人民的實際行動,成為新時代的中國氣象。從今天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推出專欄《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帶您聆聽新時代的中國聲音。
位于上海興業路7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是一座小巧而不失優雅的老上海石庫門民居。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黨的新的最高決策層的首次集體活動,正是從這里開始。
最近這些天,來瞻仰一大會址的人絡繹不絕。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人們用這樣的方式給心靈充電。
2017年11月28日,上午不到九點,上海新天地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門前,等待入場的隊伍排出四五十米。在這里工作了14年的林晶暉說,最近一個月來的客流增長,前所未有。
林晶暉:十九大結束之后,基本都要排到鐵馬的位置,一二三四,翻了四倍。最多的還不是今天,是周五周六,周六主要是旅行團,外地的團比較多。
記者:哪里過來的?
游客:北京來的,一大會址我多年以前來過,因為習總書記到這來重溫入黨誓詞,我們也再來看看。
游客:我們從天津來,南泥灣去了,寶塔山也去了,紅色根據地都準備看看,今天把一大、二大會址看了,過兩天我們要去江西,然后再去韶山,毛主席的故鄉。
林晶暉:所有的預約時段一旦放出來,基本都是秒殺,今天約明天是不可能的,下周也不太可能,可能提前兩周都不一定約得到。
館長張黎明:高興和憂慮是并存的,為什么呢,人一多我要考慮的是安全問題,我們每天的限額是3500人,上周六突破7200人,好多志愿者講解員都喊破嗓子了。
館長張黎明在去年剛剛組織更新了展覽的內容和陳設,不到一千平米的展廳里,除了文物,還有聲、光、電多種呈現和互動方式。
張黎明:我們通過視頻、情景再現,來講述共產黨創建時的苦難,和后來的輝煌。
紀念館一層的“思源書廊”,有“一大”主題的文創產品銷售。
張黎明:你看這里,從石庫門到天安門,這是U盤和充電寶,U盤里放了一大的宣傳材料,充電寶寓意我們要不斷充電,一個是記錄歷史,第二個是不斷前進需要永遠充電。這個是書簽,現在又有一批新的黨章已經出來了,可以練字抄黨章。
顧客:真好,真不錯。
店員:可以蓋紀念章,微信支付。
這天上午,紀念館還接待了來參加全球政黨大會的希臘左聯黨干部考察團。
張黎明: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我們要把精神家園建設好,讓8900萬共產黨人在這里有精神寄托。(記者白杰戈 楊靜 傅聞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