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為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本報近日派出多路采訪力量,將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報道各地各部門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今起,本報推出《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八閩行》專欄,通過典型事例、生動場景展示各地各部門如何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如何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切入點和發力點,埋下頭一錘接著一錘敲,俯下身一步緊跟一步行,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敬請關注。
走進位于廈門自貿片區兩岸貿易核心區的云創智谷,廠房外墻刷成灰白兩色,白色花紋錯落有致,像打在墻上的二維碼,凸顯園區現代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作為廈門自貿片區首個智慧園區,云創智谷是廈門創新創業最活躍的熱土之一。目前,園區已吸引450多家企業入駐,擁有20家眾創空間,3000多人在此就業創業。其中,臺灣企業80多家,臺籍創業者150多名。以“云創業”吸引兩岸創客匯聚,這里將助推廈門在更高水平上建設創新創業之城。
將好創意變成好項目
一個看似不起眼的不銹鋼箱體,餐廚垃圾通過它,便可實現廢油、廢渣和廢水全自動無動力分離,同時,分離后的廢油經提煉,還能成為生物燃油,應用于航空中。
從一個好創意到一個好項目,潔綠寶城市油田開采系統在云創智谷的蝌蚪生態空間實現了蛻變。
今年3月,潔綠寶入駐蝌蚪生態空間進行孵化。公司創始人楊智軍是一名大學生創業者,項目孵化初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融資和發展策略不清晰、商業模式不完整。
云創智谷蝌蚪生態空間為項目成長搭建平臺,通過成立項目小組,協助整合業務資源,組織內部路演,邀請行業專家,共同幫助其制定發展策略,特別是幫助其建立物聯網體系框架。同時,不斷嫁接橋梁,吸引資本進入。10月,潔綠寶獲得700萬元A輪投資的第一期投資意向,目前項目估值5000萬元。
“上月,經提煉的生物燃油成功在航空中試用,我們的項目又邁出實質應用的一步。”蝌蚪生態空間聯合創始人、城市油田開采系統項目組組長洪志偉說,該項目已獲國際、國家級發明專利12項,并以每年2項技術革新的速度不斷地更新換代。目前,設備已累計出口近30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各地建立示范區。
(下轉第5版)
(上接第1版)
“我們為創客提供融合深度服務和智能化的低成本創業空間。”云創智谷創服常務副總鄭媚輝說,以移動互聯技術為手段,云創智谷“云創業”模式通過平臺運營的方式向企業提供戰略、人才、管理、金融、市場、產業政策咨詢等軟硬件資源,助力更多好點子轉化。
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柔性可穿戴控溫器件、柔性電子觸屏、柔性透明導電膜、柔性溫度監測裝置……在智能互聯柔性電子眾創空間里,展出的柔性技術被應用到電子產品、醫療、服裝、建筑材料等多個領域,形成巨大的產業空間。
“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創新源頭的智力,以及龍頭企業的產業資源,我們設立一家專注于柔性電子產業化的專業眾創空間,共同推動柔性技術產業化落地,并形成完整的技術鏈和產業鏈。”智能互聯柔性電子眾創空間負責人李能彬說。
將好創意變為好項目,只是云創智谷激發城市創新創業活力的第一步,往縱深走,平臺致力于打造專業類的孵化器,將創業項目與科研成果、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園區20家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涵蓋新能源、環保、基因健康、智能互聯等多個領域,吸引了眾多專注行業細分領域的創業者加入,成為我們探索升級的突破口。”鄭媚輝說。
除了專注于柔性電子產業化的眾創空間外,園區還集聚國內首個生命科學眾創空間——愛基因生命科學眾創空間,平臺三年內累計孵化出總值超百億元的健康產業鏈和我省首個以環保為主題的專業化眾創空間——蝌蚪生態空間。作為眾創與環保產業細分領域結合的先行者,蝌蚪生態空間深耕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環保大管家”這一新形勢下生態環保創業創新的落地模式。
“通過專注細分的產業領域,最終實現園區升級。”鄭媚輝說,云創智谷3.0版本將創新合作,通過配套成立一只大的股權基金、一只大的債權基金,聯合龍頭企業產業鏈資源、高校科研資源,打造城市創新中心,協助政府產業鏈招商并使其落地。
幫臺灣創客嫁接互聯網
最近,臺灣創業青年鄧宇鈞忙著收集材料,準備申請臺灣青年創業補助。
落地云創智谷創業兩年,鄧宇鈞的創業項目復古面包店“滬尾一號”迎來發展新階段。
“臺灣青年創業補助最高可達15萬元,如能申請成功,對我們這樣正在上升期的創業項目來說,將起到很大的幫助。”鄧宇鈞說。
明年,“滬尾一號”在廈門的第三家門店,也是第一家旗艦店將開業,這不僅意味著門店將從園區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也意味著經營模式上將從供貨商向直面終端的轉變。
“云創智谷給我們創業搭建了很好的平臺。”鄧宇鈞說,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已過千萬元,接下來,以新店開業為起點,他們積極完善電商團隊,實現線上和線上全面拓展。
如今,越來越多像鄧宇鈞一樣的臺灣青年將創業夢想落地在云創智谷。專注于大健康產業領域的莘曜生技總經理劉惠娟團隊,看好廈門自貿片區的政策優勢和云創智谷的基礎配套,把30多人的營銷團隊帶來廈門。
為了給臺灣青年更好的創業環境,云創智谷專門建設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青創時代,不僅配套完善設施,實現一站式拎包入住,還有完備的全要素創業服務。
“作為國家級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云創智谷正攜手騰訊、九次方大數據等優勢品牌,打造融合兩岸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生活等功能的宜居宜業科創小鎮。”鄭媚輝說,園區將幫助臺灣青年嫁接互聯網,助力臺灣創業者抓住網絡時代機遇。
□記者手記
關鍵在用心
毗鄰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和五通碼頭,云創智谷輻射島內外的黃金地理位置,加上位于自貿片區的政策優勢,為園區吸引不少來創業者。
探究云創智谷“雙創”活力,記者發現,精細的服務、務實的理念、開闊的思路,才是園區實現天時地利人和的關鍵。
正如云創智谷一位負責人所說,硬件設施、優惠政策,這些都是基礎,只有解決創業團隊與消費市場、資本市場對接的難題,才能真正協助他們走上正軌。
為此,園區不僅與國地稅部門合作,設立國地稅服務工作站,把服務送到家門口,同時,還為兩岸青年創客提供一站式、系統化的創業、商務、管理服務;打造屋頂運動場、休閑農場,滿足青年人多樣化的需求,并且通過“百城智谷”的全國布局,實現園區運營的連鎖化、數據化、生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