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相對論》
“當我們在看電視節目時,我們在看什么?”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看愛豆、看笑點、純娛樂、打發時間,這些都是線下觀眾點開視頻的理由。但或多或少總避免不了一個普遍的問題:看了,就忘了。如果所有的節目都是這樣,那么觀眾從寶貴時間中獲得的,也就只有哈哈大笑而已。《生活相對論》所要挑戰的,正是人人都擅長的事情:遺忘。我們可能不會記得多年前的某個夏天,我們躲在被子里看的肥皂劇,但我們一定會記得,在某個夜晚,我們認認真真思考過的人生走向,是過都市快節奏的生活?還是歸隱田園追求詩和遠方?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就永遠不會發現自己的心之所向,《生活相對論》所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世界上有億萬種生活,你過的只是其中一種,是滿足還是不快樂,如果沒有答案,不如去遇見另一種生活方式,看別處的風景,找自己的路。
在一檔節目中,娛樂性和嚴肅深刻并不是一對反義詞,相反,我們完全可以將二者結合,把節目做得更高級,更有社會地位和人文價值,在碰撞中尋求新觀念,在沖突中探尋生活的真諦,讓中國觀眾在笑與淚中學會反思、審視自己當下的生活,這,才是節目制作者最應該也最難做到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