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22:00,由江蘇衛視歷時兩年研發打磨的大型原創綜藝《超凡魔術師》驚艷首播,初初面世的成績單也對得起“超凡”二字:索福瑞32城收視率1.30%,牢牢占據同時段第一,而由此也帶動江蘇衛視周五晚間第一,周五全天第一的收視佳績!
出色的市場反饋,就是對平臺誠意和團隊心血最好的褒獎。10月18日中午,《超凡魔術師》總制片人張燁鏑通過微信接受了全國媒體專訪。節目播出之后收到了大量的反饋和建議,張燁鏑在欣喜和激動之余反而多了一份忐忑和壓力,“不管魔術層面還是節目層面,第一期如果打一個分數的話,在我看來很勉強算及格,后面會更加精益求精,如果大家有興趣一起追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時候,會發現節目跟前面比有一個質的飛躍。”
歷時兩年研發,從魔術產業的源頭開始介入創意生產和人才培養,《超凡魔術師》走過的是一條艱難的路——在市場絕大多數制作團隊都輕裝上陣、逐風而行的時候,江蘇衛視的這次創新當然需要極大的魄力和勇氣,張燁鏑表示,“第一個,江蘇衛視的平臺特性要求原創;第二個,出于我們團隊的特性,我們沒有做過類似于跟風、抄襲或者模仿的節目;第三個,我們必須得做點有意思的東西,媒體在變化的時候,應該是可以想辦法去做一些跟別人不一樣、而且能讓別人記得住的的內容,這讓所有人有奔頭,也一定能讓我們在行業內有所獲得。”
創新初衷:
一開始就想做魔術界的奧林匹克,未來將與美、日、德、X四個戰隊同臺競技
從《非誠勿擾》的海外專場,到《最強大腦》《超級戰隊》的世界對決,包括《一站到底》的名校巡禮,國際視野和地域交流一直都是江蘇衛視的內容特色。《超凡魔術師》去年出現在江蘇衛視的招商文案之時,它的名字叫《魔林匹克》——顧名思義,一場魔術界的奧林匹克。
不過,《超凡魔術師》這個名字聽起來更炫酷,更壯觀。觀眾難免要問,節目到底“超凡”在哪兒?張燁鏑笑道,“因為最后一個階段會有跟國外魔術高手的PK,所以一開始選了一個比較直白的名字叫《魔林匹克》,后來定了《超凡魔術師》之后,名字取得有點大。目前來說,我們也還有很多值得進步的地方,超凡兩個字會倒逼我們在節目設計上根據觀眾反饋不斷優化、精益求精。”據悉,節目進入后半賽段之后,會邀請美、日、德、X(多國組合戰隊)四個戰隊來和“中國戰隊”同臺競技,一決高下。
回憶起節目誕生的緣起,張燁鏑介紹,“江蘇衛視每年對團隊在創新這件事情上,都有特別嚴格要求。我們團隊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從沒做過任何的引進版權或者模仿節目,一直在做自主研發和原創節目,所以這也是我們本身作為媒體人的責任和使命。至于為什么選擇魔術,是因為我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市場調研,發現過去十年里面,每一種類型的節目都涉獵過,都回潮過,但是魔術這個題材很少有人碰,即便碰也沒有成功,但是往往在春晚或者在其他一些大型晚會上,魔術又是話題度和熱度最高的,所以我們覺得它是有做頭的。”
從第一感受來說,《超凡魔術師》和《最強大腦》類似,都是從一個相對小眾細分的領域入手,致力于將其打造成一個具有全民審美和情感共鳴的節目形態。那么擺在它們面前的首要問題都是相似的——模式是否成立?資源是否支持?
在魔術節目專業性和娛樂性的權衡上,《超凡魔術師》團隊經過了深思熟慮和廣泛考察。張燁鏑表示,“我們在魔術研發的過程中,調查了很多觀眾目前的喜好,包括不同的類型,以及一期節目當中不同的魔術電視呈現和秀的包裝,力求新鮮感和多樣化,首先要滿足它的可看性。專業性層面,我們所有魔術都是聯合中外頂級魔術顧問原創研發,包括魔喚師的選擇、解說間的設置,都盡可能希望給觀眾帶來恰好到處的知識普及,也奉獻耳目一新的精彩表演。”
《超凡魔術師》不但選擇了向這一高難原創領域發起挑戰,而且還懷有一顆希望在魔術產業開發層面有所建樹的美好愿望。張燁鏑中肯道:“中國目前魔術市場雖然觀眾人群很多,但是幾乎沒有成型的魔術表演,也沒有比較像樣的魔術經濟,更沒有人愿意花錢去做魔術產業,我們也在探討這個問題。包括現在錄完兩期之后,就不斷有廣告客戶或者其他的合作公司找過來,邀請我們魔術師進行表演,或者進行線下活動推廣,其實市場是有的。但是魔術是一個非常非常燒錢的事情,究竟是否值得做,能做成什么樣,我們現在也還不太明確,但是我們愿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