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出現的現象級網綜《吐槽大會》可以被稱為是中國喜劇脫口秀市場近兩年來的破冰之作,這之后又制作了一檔喜劇脫口秀對戰節目——《脫口秀大會》,將在今秋再繼續點燃脫口秀市場。
《脫口秀大會》于每周五晚20:00播出。節目除了將《吐槽大會》的黃金組合“吐槽鐵三角”張紹剛、李誕和池子升級為“TP”(Triple)天團,還在喜劇脫口秀形式上向外延展了戰隊機制和素人機制。第一期節目中倪萍和柳巖兩位明星嘉賓的表現很是亮眼,倪萍更是一上來就自稱“百歲老人”,完全沒有女神包袱。
《脫口秀大會》作為相對成熟的喜劇脫口秀節目,在機制上的創新使節目廣受關注,而從節目主創、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邱越的采訪中可以了解到,真正能持續產生爆點的來源,是全國性的喜劇脫口秀高手選撥機制和深耕中國喜劇脫口秀的決心。
三大模式升級,引爆觀眾口碑
和《吐槽大會》對比,《脫口秀大會》最直觀且有效的改動就是戰隊機制了。喜劇和段子原本不分高低,只是看誰能打動更多人的內心,現場投票定輸贏的機制讓觀眾對整體節目更加期待。對戰的結果的設置也是遵循和重視了觀眾的感受,公平的評判機制讓節目更為完整,也多了很多看點。節目同時新增了很多必要的環節,包括勝方的獎勵機制、落敗方的懲罰機制以及拉票等,這些都成為融入巧思妙想的空間,將單個喜劇表演有規律和節奏的集中更利于觀眾的觀看感受。如第一期的對戰懲罰,落敗的女神柳巖不得不“爬出”演播室,氣氛可謂火爆。
從內容角度,節目的升級體現在對話題的精心打造。《吐槽大會》是以圍繞人進行的話題設置,而《脫口秀大會》則是圍繞事來設置話題的,圍繞事來設置話題可以更好地結合熱點,對當下社會熱門話題進行思辨和設置。以第一期節目為例,“標簽”是節目的核心話題,而倪萍、柳巖兩位明星嘉賓身上都曾被打上重重的標簽印記,比如倪萍的“煽情”、柳巖的“性感”。深刻的內容關聯,讓兩位明星嘉賓的脫口秀PK有著極強的針對性,她們也成功利用這個機會讓更多地觀眾看到了她們更多的優點。
第三個模式上的升級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觀眾感知。這次的《脫口秀大會》啟用了大量的暫未成名的喜劇脫口秀高手來填補兩邊的戰隊,其實這是一個基于全國性的素人選拔機制。因為脫口秀節目模式的原點,還是來自于生活和熱門的話題,而要保持高質量的節目內容,節目組需要扎到校園里、扎到各行各業、扎到各地和各個圈層。一個良性的素人選拔機制是必要的。主持人張紹剛在采訪中就提到,《脫口秀大會》的目的是要做專業深刻的脫口秀節目,那通過機制競爭,調動素人的潛質對節目效果有極大的幫助。所以我們才能在《脫口秀大會》上看到那么多有趣的喜劇脫口秀高手,比如:“奇葩說邊角料選手”卡姆、“黑客IT宅男”韋若琛、“犀利主婦”思文等等,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立志深耕中國喜劇脫口秀市場
針對首期節目播出后網友的一些疑問,邱越在一次采訪中透露,《脫口秀大會》對比《吐槽大會》在表現形式和話題設置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兩檔節目雖一脈相承,但并非替代關系。在《脫口秀大會》結束后,第二季的《吐槽大會》將在年底開始籌備。他們真正希望深耕的,是中國喜劇脫口秀市場。
從形式上來看,脫口秀可分為訪談節目(Talk Show)和喜劇脫口秀(Stand-up Comedy),以《金星秀》為例的前者在國內更多常見。然而在喜劇脫口秀領域,比較正宗的只有東方衛視的《今晚80后》,這檔節目最初開播時也曾掀起相當的關注,但形式較為單一、內容創作的局限性讓該節目近期的質量起起伏伏,所以這個市場急需爆款。《脫口秀大會》瞄準了中國喜劇脫口秀市場極大的潛在觀眾,Stand-up Comedy接地氣的共鳴內容和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多個年齡層的觀眾喜愛,但同樣也遭到會不少誤解與質疑,這也正是《脫口秀大會》的意義所在:通過節目讓大家全方位了解和接受喜劇脫口秀,點燃觀眾和對脫口秀節目的期待。
對現實的時效性關照、對熱點的幽默性調侃、對社會的洞察性提醒、對傳統的繼承性思辨,這正是對喜劇脫口秀的四大特征定義。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四個特征正是喜劇脫口秀市場爆發的基礎,這也同樣是決心深耕這一市場的依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