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 “別說不如江南美麗,讀你千年如此神秘;別說不如楊柳飄絮,讀你千卷今又神奇;人間滄海桑田伴隨,大漠孤日樓蘭素女;西行漫記絲路雨,山海天路咫尺距離……”,這是一首由著名詞曲作家付林為出生在絲路上的藏族女低音歌手央措柯秀創作的一首歌曲《絲路雨》。
央措柯秀出生在王洛賓老先生筆下“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海北洲藏族自治州,那里的人們能歌善舞,騎在馬背上放聲高歌是她兒時最深刻的記憶,她的歌聲就像草原奔馳的駿馬一樣豪放。還是妙齡少女的時候,央措柯秀就開始追逐她的音樂夢想,在少年時就進入部隊文工團從事演唱工作,后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通俗 ( 流行 ) 聲樂學習。無論是在綠色的軍營,還是在茫茫四千里的青藏線,不管是新疆的沙漠綠洲,還是敦煌大漠戈壁,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她的歌聲灑遍了絲路沿線。
央措柯秀
熟悉央措柯秀的朋友知道她是唱中低音的歌手,轉業后的她曾多次參加衛視春晚,也經常參加明星演唱會演出,曾發行過融合民族文化和流行元素的個人原創專輯《火鳳凰》,以及優美醇厚的發燒大碟《秀語》,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但對于一個職業歌手來說,要找到自己的最佳音區音色,不光是挑選動聽的歌曲演唱那么簡單,得從對她音域、音色準確的界定開始。到底是中音、次中音還是低音,一直較模糊,這也成了央措柯秀長期未解的心結。女低音歌手本來就不是很多,流行音樂里屬于女低音的歌曲更是鳳毛麟角,而且低音歌曲的創作本身難度就很大。
“央措柯秀的有效低音可低至降 A 音(降 La)。”這是什么概念呢?通常的女低音,有效低音能達到 d-f(re-fa)就不錯了。降 A 音比 d 還要低四度,比 f 低六度。我們以鋼琴
(88 個琴鍵)為例,降 A 已經屬于鋼琴上的低音區(鋼琴上從低到高的第 24 個鍵),而 d-f 在鋼琴上,還處于中音區的位置。我們熟悉的歌手,例如:德德瑪、關牧村、蔡琴、梅艷芳,其實都屬于女中音。這類女中音本就不多,女低音則更加罕見,像央措柯秀這樣有效低音可低至降 A 音的女低音,更是少之又少。
付林對央措柯秀的聲音和音域進行梳理,通過鋼琴中音區和低音區的每一個音進行試唱糾正琢磨,把她低音區最優勢的音色和特殊的聲帶頻率巧妙結合,對低音開口閉口音發聲一系列的問題和矛盾,在不斷的推敲和磨合下,耗時半年,量“聲”打造了一首屬于央措柯秀的歌曲,一首女低音歌曲《絲路雨》就這樣誕生了!
著名的音樂家付林曾創作《媽媽的吻》、《小螺號》、《故鄉情》、《小小的我》等數以千計的膾炙人口的作品,即便是名家,創作一首適合女低音的歌曲都是有難度的。《絲路雨》由付林作詞作曲,還邀請了國內著名音樂人浮克編曲錄音,歌曲旋律充滿了西部異國風情,節奏明快簡約,伴奏編配更帶有些許西域神秘詭譎,易傳唱。我們期待絲路上的女低音央措柯秀的歌聲如絲路雨般灑遍蒼茫的大漠,滋潤著沿路行者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