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三點,2017中國大學生音樂節暨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高校行項目正式啟動,中東歐16國大使館、文化部外聯局歐亞處、新華網、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北大青鳥音樂集團等主辦及承辦單位領導悉數出席。
堅持原創精神、做足孵化平臺發布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外聯局歐亞處副處長關昕、北大青鳥集團高級副總裁徐柱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劉順、新華網產經中心總經理徐明偉、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國際部主任張春靜、中國青年報社經管會成員、中青在線總編輯閔捷、北大青鳥音樂集團總裁、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組委會主席王騫等發表講話,針對國內音樂發展現狀及原創音樂扶持計劃等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其中中國大學生音樂節項目發起人王騫總表示,“大音節自2015年起,成功舉辦2屆,累計直接參賽并登臺演出選手超過10萬人,直接參與高校達300所,累計演出900余場,萬人級演唱會接近20場。
青鳥音樂及合作伙伴,希望通過‘規模化、運動式’的活動推進形式,將音樂還給現場,將原創精神滲透給在校大學生。在2017年,大音節將直接覆蓋350所大學,”在提及青鳥選擇做大學生專屬音樂節的時候,王騫總強調,“青鳥希望做足孵化平臺,以打造‘超級音樂IP’為主要形式,將高校音樂生活重新定義,實現高校音樂的潛力激活、音樂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青鳥音樂沒有選擇直接做互聯網音樂產品、沒有直接選擇做商業化演出,而是選擇做孵化平臺,從產業布局角度來說,希望的是將音樂‘面對面’的做給年輕人看,給年輕人更多的參與機會,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園音樂生態。”在提及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高校行時,王騫總表示,“2017中國大學生音樂節將通過中國大學生與中東歐各國藝術家之間緊密的互動交流,融合比賽、演出、講座、展覽等多元化的形式,將音樂文化、藝術教育、文化旅游等緊密結合,為中國的青年群體提供一個多元化、高水準、國際化的文化視野平臺?!?/p>
讓世界聽到夢想,中國大學生音樂節走向16國此外,北大青鳥音樂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組委會副主席亢仲景、北大青鳥音樂集團副總裁,北京青鳥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高校行項目總統籌呂大為向與會嘉賓及媒體記者介紹了2017中國大學生音樂節的“國際路線”,暨“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高校行”項目。據悉2017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是由中國文化部發起并主辦,誠邀中東歐16國藝術家共同參與的一次重大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
本次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高校行是北大青鳥音樂集團為響應文化部號召,秉承“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官民并舉、市場運作”的總體方針,以“相互交流、平等協商、交流互鑒、共同發展”為宗旨,與中國大學生音樂節平臺深度結合,縝密策劃、精準實施、積極推動文化季走進校園,走進青年人,增進相互了解、促進民心相通,是2017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的重要組成部分。
亢仲景及呂大為在發布會上介紹,“本次高校行,在國際合作中,青鳥音樂將邀請來自中東歐16國的近30組藝術家,在大音節音超聯賽、青春音樂學院、青春跑等項目中進行近百場演出、公開課、工作坊等活動,包括音樂、舞蹈、講座、展覽、展映等多種形式。同時還會將中國大學生音樂節品牌、高校原創音樂、優秀的原創音樂人帶出國門,進行巡回演出。北大青鳥音樂集團將通過本次與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羅地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波黑、阿爾巴尼亞、黑山等16國之間的深度合作,通過中國中東歐國家文化季高校行活動,共同創作、相互分享、形成共識,展現中國當代高校學生的國際視野?!?/p>
打造“超級音樂IP”,8大平臺合力推動在發布會啟動儀式簽約環節,據了解,以上8家機構在與北大青鳥音樂集團就中國大學生音樂節項目的合作中,不僅僅作為贊助企業身份介入,同時在以該“超級音樂IP”的合作基礎上,欲聯合打造音樂生活圈概念,從高校文化活動落地、線上UPGC社區互動、節目聯合研發、消費產品周邊等多維度全面融合,做到超級IP的生態跨界。
與此同時,校園國樂推廣大使哈輝、校園尋音導師龐龍、校園領軍組合水木年華、大音節新銳偶像BOOM2等作為藝人代表同時表示,為支持中國原創音樂發展,尤其是校園原創音樂教育、原創音樂精神培養、將在2017年度中國大學生音樂節中作為導師及參加嘉賓與數萬參賽大學生一同做“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