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時下起大雨,但是這個周末,翔安各個重大項目的建設工地卻一刻都沒有停歇。站在已完成征地拆遷的廈門大學翔安醫院的土地上,新店鎮副鎮長鄭昆喬喘了一口氣。然而,工作組的一個電話,讓他又急匆匆地奔向新的征拆現場。他們這群“鐵人”,在一股股精神力量的支撐下,短時間內攻堅克難,為廈門大學翔安醫院、后村800畝海域吹填、縱二路彭厝段56畝清表工程的順利推進劈開了平坦的大道。
天馬微電子二期工程。
領導在一線指揮、干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探尋最近翔安區征地拆遷工作的進展軌跡,人們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一線工作法”。7月11日以來,短短30天內,翔安區共完成征地699.5畝,房屋征收3.83萬平方米,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房屋征收2.99萬平方米,累計超序時進度72.94%。記者昨日從翔安區重大項目辦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區54個省、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2.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66.06%,完成同期計劃的159%,超序時完成投資任務。
擲地有聲的數字背后,是無形的精神力量。廈門的“六種精神”,有兩種就是源于翔安——這是榮耀,更意味著壓力和責任。“艱苦奮斗、甘于奉獻、不怕犧牲”的英雄三島精神和“敢為人先、敢于拼搏、敢闖敢試、黨建引領”的馬塘精神,在這片土地萌芽、成長、迸發。
先輩先賢先進,就是一面透亮的鏡子。今天的翔安區,正結合全區“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大力弘揚“六種精神”,踐行“四在一線”,在“美麗廈門·典范翔安”的宏偉征程中大步邁進。
【細思篤行】
深入開展專題教育
翔安發展的組織保證是什么?答案,鎖定在一支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干部隊伍上。5月29日,翔安區委書記陳永裕為全區230多名領導干部上的一堂專題黨課,拉開了翔安“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序幕。
一名聽課的干部這樣感慨:作為翔安科學跨越發展的組織者、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他們只有用“三嚴三實”這把尺子去衡量自己的言行,才能增強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記者留意到,此次專題教育,不分批次、不設環節,將融入翔安領導干部經常性的學習教育。
一場接一場地聆聽,一次接一次地思索,一回接一回地感悟。目前,翔安區的10名區委常委、16個黨組(黨委、黨工委)書記,都已帶頭開講專題黨課,而在全區范圍內,已開講了共51場專題黨課。
翔安的共識是,能否把手頭的事情做好,既體現了專題教育的實際成效,也體現著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的眼界思想、工作水平和統籌能力。例如,新店鎮為了破解鄉鎮“事多人少、效能不高、權責不對稱”的施政難題,率先試行“一辦三中心”管理機制,有效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這,已經成為先進經驗做法在全區范圍內被快速推廣。
每一種精神,都是一個驅動發展的巨大引擎。由翔安區委組織部牽頭,這段時間來,翔安接連開展學習“馬塘精神”座談會,以及“英雄三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觀摩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領導干部堅定信仰,加強黨性修養。
【比學趕超】
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夜幕降臨,勞累了一天的新店鎮副鎮長張松堯還在與村民談心、拉家常,并通過挖掘村民之間的親情網、關系網由里及外地做好廈門柔性直流輸變電科技示范工程二期項目的 “釘子戶”工作。
前不久,在馬巷趙厝村,楊藝林、洪子林等執法干部主動靠前,把工作做早、做細、做深,1天時間拆除近2萬平方米的違法建設。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而正因為有了這樣一支強有力的干部隊伍,翔安當前的征地拆遷以及其背后的重點項目建設,才能所向披靡。
弘揚“六種精神”,并不是說在嘴上,而是在寫滿工作成效的答卷里。這段時間,翔安區圍繞市領導督辦、調度的重點項目中存在的征拆難點、節點,對54個省市重點項目及省效能辦督辦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比學趕超,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攻堅。電氣硝子項目涉及的龍東變3#、4#、6#塔基已完成水泥澆筑,三安LED項目東南角兩處違章已全部拆除到位,廈門柔性直流輸變電科技示范工程配套項目電纜隧道建設用地和塔基建設用地125畝土地已全部清表交地,65個墳墓已全部遷移。
捷報頻傳,人心振奮。當前,廈門大學翔安醫院順利進場施工,機場快速路南段征地完成交地460畝,濱海東大道2家育苗場完成征收協議簽訂,ABB工業園二期76棟房屋已有73棟簽訂征收協議,聯電集成電路項目北側橫二路進場施工。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翔安21個重點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先謀后動、先期探索、先行突破、先得實效、先做表率——一場場以“五為先”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成了翔安項目建設的助推器。這里的黨員干部深入踐行“三嚴三實”,為推動該區的轉型發展積聚起強大能量。
【提振精氣神】
在一線中建功立業
幾天前,翔安區五個鎮(街)的征拆退工作指揮部相繼成立,作為設在基層的“區級”指揮部,它們將在未來的征地拆遷、海域退養中發揮新的作用。
外界從這一舉措中,可以看到翔安區征拆退工作“重心下移”的明顯趨勢,翔安干部在發展中的“一線”意識又一次提升了。
實際上,在翔安區的專題黨課上,講課人就不止一次地要求黨員干部們要“接地氣”。翔安在落實“四下基層”、“四在一線”過程中,每名領導干部確定1個鄉鎮(街)、若干個重點項目作為聯系點。統計數據顯示,專題教育開展以來,區領導結合掛鉤聯系點和分管工作,下基層多達400多次。
值得注意的是,翔安區干部的成長,也打上了十分明顯的“一線”印記。他們注重在基層一線重點培養干部,有計劃地安排118名干部到基層單位,特別是與群眾接觸比較直接的崗位,如征拆、計生、綜治、執法等鍛煉培養。
圍繞“共同締造”,主動服務、主動推進、主動協調。事實是,群眾凝聚力的形成,與黨員干部們作風的轉變息息相關。翔安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也在不斷灌輸這樣一種思想:面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只有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拍板負責,以用心、吃苦、奉獻、敢碰硬、永爭先的工作作風,才能贏得發展速度、贏得民心。
“我們將推進干部隊伍轉型,不斷提升學習力、執行力、創新力與凝聚力,以實干精神努力為全市發展多做貢獻。”翔安區表示,在美麗廈門建設的進程中,他們還將繼續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與弘揚踐行“四在一線”工作法、廈門“六種精神”緊密結合在一起,對照篤行,發揚光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