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片區供水改造工程于近日正式施工,預計明年1月份完工,將有效緩解萬壽片區8000多戶居民用水難的問題。響應百姓的呼聲,萬壽片區的供水改造工程今年被列入了市委辦、市府辦兩辦督查項目,視同重點工程。
明年1月份具備供水功能
昨日上午,當記者來到萬壽片區育青路的施工現場時,天正下著雨,不過施工工作并沒有中斷。育青路是萬壽片區的一條支路,經過施工,這條路上路邊的瀝青路面已經被事先敲碎,前后有100多米長,等待隨后的正式開挖。目前已經有一段被挖出1米多深的管溝,這里將被鋪設上口徑在200mm-500mm的球墨鑄鐵管。
按照規劃,改造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建設一個給水加壓泵站和進出站管道。據悉,這個給水加壓泵站日輸水能力將達1.5萬噸,初定于9月份開始進場施工。2016年1月左右,工程的系統設施具備供水功能。
建泵站解決水壓不足問題
“平時水壓特別小,有時候水龍頭開到最大,水只有一條細線。”居民吳淑禮說,她家經常水忽然就沒了,還得提著桶到處借水,也不敢洗澡,常常就是用濕毛巾擦一擦。吳淑禮的苦惱,可以說是整個萬壽片區8000多戶居民面臨的難題。這里地勢較高,處于供水管網末端,供水壓力不足,內部加壓設備和供水管道老化較為嚴重,存在著供水不穩定、水量漏失等現象。隨著片區人口的增長,用水高峰時段水壓不足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此前,為了解決萬壽片區陽臺山路2號小區居民用水難問題,水務集團已經先行為小區建設泵房,改造供水系統,并已經于8月9日完工。而此次泵站和進出站管道的建設,將解決整個萬壽片區供水壓力不足的問題。
晚上施工持續至21時
由于工期緊任務重,工程部分進出水管道按交警部門的要求,只能在夜間施工。按照施工安排,白天施工分為兩個時間段:8:00-12:00,14:00-18:00,晚上則施工至21時。因施工需要,會產生部分噪音,希望居民諒解。如果工程期間有用水問題,居民可以咨詢水務24小時服務熱線:96303。
中小學生守則35年變遷
1981年
1981年《小學生守則》發布。
1991年
1991年《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發布。
1994年
1994年《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發布。
2004年
2004年《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合并補充為《中小學生守則》。
2012年
2012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即把70條規范濃縮成9大準則,并于2014年公開征求意見。
2015年
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
【鏈接】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是這樣寫的
1.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鉆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于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
3.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愿服務。
4.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2004年的版本
是這樣寫的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于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4.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練身體,講究衛生。
5.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6.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8.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9.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
10.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
【佘崢說事】
什么才是
更好的守則
舊的中小學生守則頻遭批評,人們不斷地把它和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學生守則做對比,認為后者更接地氣,當然,其實這些國家并沒有國家層面的學生守則,網上流傳的無非是學校層面或是社會團體提出來的。
人們希望有這樣的學生守則:它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路該怎么走,書該怎么讀,明確、具體,而不是大道理說了一大堆,又模糊又抽象,讓中小學生去猜悶葫蘆。
不過,我因此也在想:學校里培養一位好孩子到底靠什么?一個接地氣的守則就能搞定?事實上,無論是多完美的守則,都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相較于守則,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對規則的敬畏之心。
但是,在我們學校里,對規則破壞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說,很多學校上課就無法按照真實的功課表來上,課程表上的體育課,可以挪為語文課,課程表上明明沒有安排早讀,但是,學生是天天必須到學校早讀;檢查組來了,老師教學生怎么說。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告訴學生:守則只是用來念的,規則是可以用來破壞的。這種教育環境下,再好的守則,也不管用。
孩子們的最好行為守則,是大人的言傳身教。(記者 郭瑜芬 通訊員 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