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3個臺風蓮花、燦鴻、浪卡成了新聞頭條,因為在廈門周圍,各大媒體、微信朋友圈都不斷有人在提醒著市民朋友,要注意防范。面對臺風,雖然多數市民選擇窩在家中,但是也有部分市民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開車外出,那么,在臺風風大雨大的天氣中,如何保證市民的出行尤其是開車安全呢?對此,記者走訪了多位老司機為大家來支招。
保持好視野
老王是一名資深車手,在廈門各大汽車俱樂部都有一定的“名望”,開車多年讓他積累了一套“對付”臺風的經驗,他認為保持好視野尤其重要。老王說:“一般臺風都伴有暴雨,能見度比較低,此時開車應開啟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也不要超過每小時40公里,并且要保持5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老王同時表示,臺風天還是盡量不要開車,實在是能見度太低的情況下,最好找一個安全的場地停車,不要強行駕駛。
防車輪側滑
雨中行車時,路面上的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容易產生側滑。廈門東方車友俱樂部車友小Z說:“雨天開車司機最好雙手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遇到需要制動的情況應當緩踩剎車,雖然現在大部分車輛都裝有ABS,但是雨大路滑很容易造成車輛側滑。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如果是后輪側滑,要將方向朝側滑的一側糾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注意看水位標線
前幾年,當廈門遭遇暴雨的時候,不少車輛都在涉水過程中被陷在水中動彈不得。有過親身體驗的女車主林女士至今心有余悸。她說:“以前,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的水位標線都沒注意看,等到通過時發現水其實很深,很容易被困住。所以,這次臺風帶來的大雨很容易讓立交橋底的水位變化,在開車進入前,要注意觀察一下水位高度。”廈門賽俊汽修的資深技師補充說明:如果不小心駛入水中熄火被困,馬上打電話求助,不可再次強行啟動車輛,這個時候容易讓發動機進水,從而引起發動機重大故障甚至報廢。如果可以通過,有資深車友建議:最簡單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過排氣管的高度,如果超了,應選擇其他路線繞行;如水深只淹沒小半個輪胎,可以穩住油門,低速直行,一氣通過,切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誤而導致車輛熄火、發動機損壞。
注意行人安全
車友老黃安全行車多年,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他建議說:“臺風天開車不僅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也要注意其他交通參與者,尤其是行人的安全。”老黃表示,由于雨中的行人撐傘,騎車人穿雨披,他們的視線、聽覺、反應等受到限制,有時還為了趕路、爭搶、換車、橫穿和猛拐,往往會因車輛臨近時驚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機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時,司機應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急躁地與行人和自行車搶行,防止撞倒行人。
車輛盡量別停戶外
經歷過1999年特大臺風的陳先生提醒市民,在不得已外出停車時,一定要小心路邊的樹和廣告牌。陳先生回憶:“1999年的時候,我剛買了一輛新車,那輛車是桑塔納,結果1999年的那場臺風我隨便把它停在路邊,然后進到一個小店里面躲風,可是臺風太大刮倒了一個路邊的廣告牌,廣告牌掉下來像切蛋糕一樣把我的桑塔納切了一刀,現在想起來真害怕,還好當時我人沒在車里。”陳先生建議,臺風天最好挑室內或者地下停車場停放車輛,可以避風免砸,不過他同時也指出,如果選擇地下停車場最好要挑排水系統良好的停車場,以免積水過多導致車輛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