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號專車”或“一號快車”,真的不怕被抓,或者被抓到也沒事?昨天,導報記者從廈門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直屬大隊了解到,連日來通過加大非法營運查處力度,就查獲了3輛“專車”涉嫌進行非法營運。
專家認為,“專車”營運雖然受到市場認可,不過還應繼續規范。此外,解決高峰期“打車難”問題,進一步優化公共交通,才是讓市民更方便出行的關鍵。
執法人員在五通碼頭查處一輛“專車”
涉嫌非法營運“專車”被查扣
18日上午約10時,五通碼頭。一輛黑色轎車搭載著兩名乘客,緩緩駛到五通碼頭客運大廳門前。正在這里進行非法營運車輛例行檢查的廈門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直屬大隊隊員看到,車內乘客正在同司機相互拿著手機進行溝通,隨即上前檢查。
經過多方核查,發現這一車輛用“專車”軟件接單,從龍昌里附近將客人搭載至五通碼頭,司機和乘客之間并不認識,通過滴滴專車軟件收取了車費,進行營運行為。
不過,據執法隊員核查,這一車輛屬于私人車輛,并不具備租賃證,只是同滴滴專車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根據相關規定,這一車輛屬于私家車非法掛靠專車平臺,由于未取得租賃證進行載客賺錢行為,已經涉嫌非法營運,執法隊員依法對車輛進行暫扣。
同樣在當天上午,執法隊員又在高崎機場出發層查獲另外一輛涉嫌非法營運的“專車”,并予以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