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社會治理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田野課堂教學基地”正式揭牌。現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治理工程學院與中共廈門市委組織部、市委社會工作部三方簽署共建協議,標志著校地合作在社會治理領域邁出堅實步伐,助力廈門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此次依托廈門城市黨建學院設立“廈門社會治理學院”與“田野課堂教學基地”,是推動教育強國戰略、落實產教融合、拓展實踐育人空間的生動體現。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馮仕政表示,廈門社會治理學院將作為中國人民大學課程建設、案例研發和課題研究的重要載體,田野教學基地則成為人大師生“扎根中國大地”做研究的重要平臺。共建三方將以揭牌為起點,共同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近鄰模式”,將學術研究與治理實踐深度融合,打造可復制的基層治理創新樣本。
此次簽約有助于整合廈門基層治理資源、深化“近鄰黨建”品牌,為廈門城市黨建學院的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通過“基地共建、培訓共辦、課題共研”,實現校地資源精準對接,推動更多治理成果在一線轉化,為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撐。廈門將持續弘揚“遠親不如近鄰”理念,聚焦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整合政、校、社多方資源,共育人才、共建智庫、共研課題,確保社會治理人才與黨和國家需求同頻同振,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彭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