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廈門首座深度處理水廠——廈門西山水廠深度處理一期工程建設按下加速鍵,預計4月底進行聯調聯試、6月具備通水條件,加快補齊我市供水體系的重要一環。
在施工現場,車輛穿梭往來,工人埋頭苦干。目前,項目處于設備全面安裝階段,其中關鍵的臭氧設備已就位,濾池正在開展曝氣試驗。待試驗合格,便可將活性炭濾料裝填進濾池。
深度處理水廠與傳統水廠有何不同?廈門市政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林腓介紹,深度水處理在傳統制水工藝基礎上,通過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分解吸附等手段,對自來水進行再處理、再過濾,出廠水品質將得到顯著提升。他說:“不僅如此,還提高了水廠面對水質風險的防范能力,這也是深度處理水廠與其他常規水廠的最大區別。”
為了達到預期效果,廈門市政水務集團與同濟大學進行聯合技術攻關,成功將自來水深度處理工藝的實驗成果應用到項目工藝設計中,為水廠確定科學合理經濟的工藝參數提供技術支撐。
“這個項目不但能提升對居民的安全供水保障,未來還可以更好地服務同翔高新城的產業需要,助力高質量發展。”林腓表示,廈門西山水廠深度處理一期工程位于同安區,主要為同安片區中西部的居民提供飲用水,隨著管網建設,未來供水范圍將輻射同翔高新城區域。
項目點擊
廈門西山水廠深度處理一期工程項目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900平方米,土建規模30萬噸/日,一期設備安裝規模為15萬噸/日,可與原水廠常規處理能力相匹配,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廈門日報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李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