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游客來到筼筜湖欣賞紅樹林。記者 陳理杰 攝
筼筜湖紅樹林長出新芽。記者 陳理杰 攝
春日里,筼筜湖紅樹林景觀如詩如畫。只見陽光灑在郁郁蔥蔥的紅樹林上,讓每一片綠葉都閃爍著生命的光輝。白鷺翩翩起舞,時而掠過水面,時而停留在樹梢,與紅樹林共同構成一幅和諧美好的自然畫卷。筼筜湖的紅樹林不僅有白鷺,還吸引了其他眾多海洋生物和鳥類棲息。近年來湖區鳥類調查共發現96種鳥類,紅樹林區域及附近水域還發現了諸如梭子蟹、灰星鯊等眾多水生生物,更有粗皮鲀和中華鱟等珍稀保護生物出現。
廈門市筼筜湖保護中心技術科科長陳清福表示,在1999年筼筜湖區紅樹林恢復種植前,湖區周邊及湖心島僅零星分布有少量單株秋茄紅樹。自2001年4月起,湖心島周圍和導流堤南側大面積引種秋茄、白骨壤和紅海欖等紅樹植物約1.6萬平方米。2006年,管理處結合當期的綜合整治工程,在外導流堤種植了具有廈門亞熱帶特色的紅樹林近1萬平方米,實現了生態固堤和景觀提升的有機結合,在城市中心區為鳥類再造了一處棲息繁殖的新“綠洲”。目前,筼筜湖內、外導流堤和湖心島,以及南湖公園、江頭公園人工引種紅樹植物共計9種,并有多種半紅樹植物,種植面積總計約2.6萬平方米。
(海西晨報記者 胡婧 實習生 王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