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米袋子更鼓菜籃子更豐果盤子更甜 一年來廈門農業農村工作亮點頻出

    來源:廈門日報 2024-01-18 10:29 http://www.iosapp77.com/

      繼續實施全國最優種糧扶持政策,全省首創出臺生豬價格保險政策,成立全省首個智慧農業產業園,成立廈門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完成首次閩寧協作農業碳匯交易1.98萬噸,成立福建首家“金融支農聯盟”……“米袋子”更鼓了、“菜籃子”更豐了、“果盤子”更甜了,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廈門農業農村工作亮點頻出,碩果連枝。

      過去一年來,我市農業農村系統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努力走具有廈門特點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全市農業農村經濟保持平穩有序發展態勢。今天,本報詳解去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特色亮點。

    端牢“廈門飯碗”

    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

      早稻豐收在手,夏糧顆粒歸倉,晚稻生產有條不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層層壓實各級黨政同責,全市重糧抓糧意識進一步增強,糧食生產穩中有增。

      早在2022年,我市就出臺《廈門市扶持糧食生產六條措施》,全市水稻每季種植補助達1200元/畝,其中種植補助750元、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社會服務補助450元。在市級補助基礎上,各區還加大扶持力度,比如集美區水稻每畝補助1500元,海滄區水稻每畝補助2000元。

      這一全國最優種糧扶持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據統計,2023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約6.20萬畝、糧食產量約2.60萬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

      在裝足“米袋子”的同時,廈門“菜籃子”品種供應也更有保障。我市去年在全省率先出臺生豬價格保險政策,一旦養殖戶發生虧損,即可理賠。生豬價格保險與生豬養殖保險形成“生產保障+價格托底”政策組合拳,進一步豐富了我市畜牧業保險險種。據統計,這一保險啟動以來,全市共有42家生豬養殖戶投保,理賠超千萬元,戶均減少損失25.44萬元。據統計,2023年第二季度我市生豬出欄8.48萬頭,較第一季度增長6.67%,在生豬價格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增長,前三季度生豬存欄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沒有出現大幅下降。

      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去年,我市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中合格率達98.6%,其中生產環節合格率為100%,保持全國前列。

    推進智慧創新

    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去年12月,全省首個智慧農業科技裝備專業園區——廈門市智慧農業產業園正式揭牌成立。這個位于集美區軟件園三期F區12棟的園區已經吸引北京農信數智科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等10家智慧農業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簽約入駐。

      園區的成立是我市智慧農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2023年我市加快推進“廈門農業大數據平臺”建設,新增省級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2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2023年“網上年貨節”和“雙11網購節”,我市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8.2億元,占全省31.6%,居全省首位。

      農業設施裝備是智慧農業的重要助力。去年我市修訂《都市現代設施農業建設實施辦法》,新增標準化設施農業大棚200畝、在建標準化設施農業大棚1200畝。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建成高標準農田11000畝。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57萬畝、占全部耕地25.7%,設施農業大棚2.45萬畝,占全部耕地11.3%。

      得益于種業創新發展,我市的廣袤田野正釋放著巨大的發展生產潛力。去年,我市扶持蔬菜種子種苗產業發展項目7個、建立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點10個、展示示范農作物新品種60個,獲農業農村部授權蔬菜新品種10個,支持種子種苗企業承擔國家花椰菜育種攻關項目和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項目。我市還成立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廈門試驗站、廈門市農芯種業研究院,農友種苗再次獲評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農作物種子企業,這是全國唯一的臺資國家級農作物種子企業。

    發展現代農業

    推進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農業片區建設

      廈門農村面積不大,如何讓有限的農村既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又能像城市一樣生活便利、環境整潔,不僅豐富市民生活形態,還能拓展市民生活空間?去年以來,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所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正在真真實實轉化到廈門“三農”工作的實踐中。

      立足廈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定位,我市大力發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農業,加快城郊農業試點片區建設,以點帶面打造集規模經營、現代農業、產業資源、休閑旅游、鄉村傳統歷史文化為一體的都市田園綜合體,探索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智慧農業、EOD(綠色生態辦公區)等農文商旅融合發展路徑,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好生活有機融合。

      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我市始終將“土特產”三字訣貫穿于現代農業發展之中。去年,同安梅山豬、同安水果玉米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同安鳳梨穗龍眼、古宅大蒜列入首批“福農優品”百品榜名單,GFF牌保鮮胡蘿卜、愛墾園藝牌花卉種子獲評福建名牌農產品,“廈門制”土特產持續走俏市場。

      廈臺農業合作在去年也進一步深入推進。以“兩岸農情 融合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的1500多家企業參展,迎接觀展游客1.35萬人次,千萬人次網友在線互動。廈門展區意向簽約金額達到41.6億元,兩岸在農業經貿領域的聯結與合作大大增強。

      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產業園正在策劃建設占地30畝的種業中心二期,全力打造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去年園區新增入駐臺資企業7家,累計投入資金超3億元,引進臺灣農業優良品種300余個,兩岸聯合研發新品種170余個,園區創業就業臺胞近百人,廈臺種子種苗年貿易額約5500萬元。

    全力推進試點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一條條整潔通暢的阡陌村道,一幢幢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雖是隆冬,走進廈門農村,處處皆景,青山綠水間,一個個美麗的鄉村競相綻放新姿。

      用好用活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去年我市堅持串點連線成片,按照“產業化、景觀化、生態化、品牌化”要求,打造12個鄉村振興精品村。此外,我市啟動新一批30個試點示范村建設,提升打造6條精品示范線路,策劃精品村項目57個、鄉村振興試點示范項目184個。

      不僅要擺脫臟亂差,更要追求鄉村美。去年,廈門從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環境臟亂差著手,扎實推進農村房前屋后“亂搭亂蓋、亂堆亂放”專項整治工作,打造房前屋后整治示范村15個。我市還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探索跨村莊、跨領域整合打捆的方式策劃農村水電路信領域有效投資,生成鄉村基礎設施主要建設項目34個。

      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目標,2023年我市共建成美麗鄉村庭院170個、美麗鄉村微景觀520個、美麗鄉村小公園(小廣場)115個、美麗田園10片、美麗鄉村休閑旅游點14個。海滄區海滄街道石塘村排頭新村60號庭院、海滄區海滄街道漸美村黨建文化廣場微景觀、集美區灌口鎮三社村鳳凰花小公園入選全省鄉村“五個美麗”建設典型案例。

    拓寬增收渠道

    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

      農民生活富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一年,我市堅持把提高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加快構建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村級集體經濟富不富、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不鼓?這些都直接決定鄉村振興的成色。去年我市印發《〈關于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關事項》,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市級財政補助具體辦法,2023年預計新增農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以上行政村30個以上,占比達80%。

      創新市直單位和國有企業“1+1”聯動幫扶機制,聚焦產業幫扶、項目帶動,我市深化組團幫扶。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國有企業投入資金3400多萬元,謀劃生成129個發展項目。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31家全國、省級“四好”商會“一對一”掛鉤幫扶31個偏遠村、山區村。

      聚焦提升農民增收軟實力,我市開展蔬菜實用技術與管理、農村電商、美麗庭院提質升級等專題培訓,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2630人次,不斷提高農民專業化水平。

      為了鼓勵更多人才到農村創業,我市舉辦首屆鄉村創新創業大賽,培育全國農村創業優秀帶頭人典型案例2個、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40人,吸引各類人才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去年,我市共下達資金140萬元,扶持高校畢業生興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4家。返鄉創業大學生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值總和超1.7億元,帶動周邊農民就業約3057人次、增收約3064萬元。

      越來越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助農致富的主力軍。據統計,2023年新注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4家、家庭農場40家,新增市級示范社8家、區級15家,新增市級示范場8家、區級11家。

    亮點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力全國領先

      全市共扶持壯大5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中有11家國家級,13家先后入選中國農業企業500強。2023年,6家龍頭企業入選中國農業企業500強,占全省比例37.5%、居福建省第一,6家企業營業總收入335.82億元、占全省入選企業總營收30.9%。

    廈門成為兩岸種業融合發展集聚區

      廈門正加快建設兩岸種業融合發展集聚區,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種業分會設立在廈門。廈臺農業種子企業每年合作引進、選育的蔬菜新品種150個以上。全市37家農作物種子經營企業年銷售額超5億元,其中臺資企業1.2億元。常規花椰菜、鮮食玉米、小番茄種子等優質品種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0%。持有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子企業數量占全省25%,年銷售額占全省40%,均居全省首位。

    東西部協作工作全國領先

      我市積極探索東西部協作的“廈門模式”,創新國企和鎮、村“1+6”結對、吸引臺灣青年參與東西部協作、“三破三變”推動閩寧產業園建設等模式,幫扶典型經驗、成效成果多次在中央媒體刊載。2023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以清單形式通報了61項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典型經驗做法,我市交融互鑒探索鄉建鄉創新模式、與臨夏持續深化合作保持協作情不斷、“三聚焦”打造“集美”示范鄉村等3項東西部協作新模式被納入。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黃德展 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

    原標題:米袋子更鼓菜籃子更豐果盤子更甜 一年來廈門農業農村工作亮點頻出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廈門市交通部門整治橋下空間 確保橋梁安全
  2. 品嘗地道味!首批32家“翔安百味”名店亮牌
  3. 2023年末廈門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超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被cao的合不拢腿的皇后| youjizz亚洲|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a级一级久久毛片|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波多野结衣按摩| 和武警第一次做男男gay| 黄色福利小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视频|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日韩高清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鬼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2018天天干天天射| 奇米影视77777|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男人天堂2022|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人与禽交zozo|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日本道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亚洲黄色a级片|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91|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天天看片天天射| 一级日本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