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離岸貿易有了“數據大腦”。昨日,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辦環球供應鏈與離岸貿易金融服務平臺上線發布會。這是全省首個集供應鏈與離岸貿易于一體的金融服務平臺,建立了離岸貿易數據中心,為銀行、企業、政府和外匯監管機構提供了風險防控一攬子解決方案,將有力推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健康穩步發展。
該平臺由廈門自貿試驗區電子口岸有限公司承建,于2023年12月19日通過驗收,2024年1月2日正式運行。目前已有12家廈門當地銀行和7家當地企業集團上線注冊和使用。
離岸貿易存在核驗維度單一、數據離散缺失、缺少集成化工具等問題,容易滋生套利欺詐等貿易風險,同時還存在因手工操作而結算低效的痛點。推動離岸貿易數字化發展和供應鏈數據共享是銀行、企業、政府和外匯監管機構的共同訴求。
新上線的平臺頗具廈門自貿特色,具有貿易背景真實性查詢、購銷業務管理、統計分析、銀企業務信息互動、單證傳輸、異常提醒、離岸貿易報表報送、公海石油浮倉商品交易船舶軌跡交叉驗證、檢驗證智能發送核驗等功能,企業和銀行可通過Web或微信小程序錄入該平臺辦理業務。
目前,平臺可查詢全球2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通關信息、93家航空公司空運提單信息和59家船公司提單信息,以此確定完整的物流鏈條,讓銀行更有效驗證離岸貿易的背景真實性;解決離岸貿易資金流與物流相分離,銀行難以核驗貿易真實性的難點和痛點,防止虛假貿易騙匯騙貸、重復收付匯及重復融資等情形。
據悉,作為廈門國際貿易發展特色的重要部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是廈門自貿片區的重要平臺。廈門于2018年8月推動離岸貿易業務發展,2021年6月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試點城市。截至目前,廈門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量排名均全國靠前,2023年全市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量達165.2億美元,同比增長3.19%。
功能
●包括貿易背景真實性查詢、購銷業務管理、統計分析、銀企業務信息互動、單證傳輸、異常提醒、離岸貿易報表報送、公海石油浮倉商品交易船舶軌跡交叉驗證、檢驗證智能發送核驗等
使用
●企業和銀行可通過Web或微信小程序錄入該平臺辦理業務
●可查詢全球20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通關信息、93家航空公司空運提單信息和59家船公司提單信息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周瑩 陳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