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植物園西門廣場即停即走區域、提升郵輪母港平臺改造動線……記者昨日從交警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廈門交警推動68處交通擁堵點實施“即提即改”交通微改造,新建投入信號燈路口60個,人行自助信號燈15個,優化調整50個路口車道功能。改造后,這些點位的通行秩序顯著提升。
交警部門表示,以往交通微改造往往面臨“兩難”,即涉及部門多協調難、程序環節多推進難。如今依托市大交通辦和政府相關部門,交警部門創設并大力實施“即提即改”交通微改造,交通改善治理進度大幅提升。
植物園西門即停即走通道的設立,就是“即提即改”交通微改造的一個縮影。原先,由于植物園周邊道路條件有限,出租車、網約車、社會車輛隨意上下客現象突出。車輛高峰期,植物園西門周邊路段時常出現緩行情況。于是,廈門交警會同市政等職能部門,有針對性地設計增設三條即停即走通道及行人等候區域,完善相關標志標線,優化周邊進出通道及公交車站交通組織方案,并啟動“即提即改”工作機制。經改造,植物園西門停車秩序明顯好轉。
湖濱南路金雁酒店至白鷺洲路支路路段,因缺乏管養,道路標線模糊不清,經常被車輛占用違停。交警部門同樣啟動“即提即改”交通微改造,先是在金雁酒店對面道路內規范出了一條非機動車道,規范人車流線,保障道路通行。其后,將支路納入了繁忙路段范圍,新增標志牌、電警設備,對違法停車嚴格管理。接下來,交警部門還將跟蹤觀察道路運行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研究調整優化。
交通組織秩序提升,并非“一錘子買賣”。在完成施工項目后,廈門交警持續評估固化經驗,通過監控巡查、現場執勤和后期走訪等方式,收集了解群眾對于改造后道路秩序的意見建議,推動“即提即改”交通微改造工作提質增效。
(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齊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