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核心動力,以新型工業化推進現代化是金磚國家面臨的共同任務。2020年12月,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以下簡稱“金磚創新基地”)在廈門啟動建設,金磚合作由此邁入新階段。
2023年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技術與治理卓越人才培訓班在廈舉行,學員參訪廈門市交通運行監測指揮中心。
金磚創新基地在廈門啟動建設以來,圍繞“國家所需、廈門所能、金磚國家所愿”,聚焦政策協調、人才培養、項目開發三大重點領域,在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綠色發展等領域打造合作成果,聯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推動廈門走向開放合作新藍海。截至目前,金磚創新基地累計發布五批177項重點任務清單,舉辦40多場高規格國際交流活動;建成8個新工業革命領域賦能平臺,推出超百個金磚示范項目。金磚創新基地是繼新開發銀行之后又一金磚合作的“有形之物”,也正成為改革開放45周年之際,廈門經濟特區展現改革成果、持續開放合作的“新窗口”。
搭建人才培訓平臺
成為交流交往新窗口
2021年3月,作為第二批抽調人員之一,李銘被抽調至市金磚辦,掛職市金磚辦副主任,參與金磚創新基地的建設工作。他回憶,當時本該高頻率與金磚國家交流互動的市金磚辦,卻面臨最棘手的客觀情況:新冠疫情讓市金磚辦干部走不出去,金磚國家政府官員、企業高管也進不來。
“在焦慮、困惑之際,我們決定回到起點,把工作思路放到金磚創新基地政策協調、人才培養、項目開發三大任務上。”李銘說,在相關部委及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經過頭腦風暴,他們不約而同將突破口聚焦在“人才培養”上,決定圍繞金磚國家感興趣的話題,通過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專題課程,以此提升金磚創新基地知名度。
“2021年4月29日的那場‘破冰’,讓我們記憶猶新。”李銘清楚地記得,那是他們與巴西駐華大使館、巴西馬托格羅索州政府共同舉辦的以“進入中國市場的實用策略”為主題的首場培訓。
“當時我們并不知道巴西有多個時區,馬托格羅索州比我們參照的巴西利亞時間晚了一小時。”回憶起開頭的一段小插曲,李銘禁不住笑了。“此前巴西方面已經發動了園區科技企業積極參與,我們多少是有點信心的。”他說,那天晚上7點半,線上培訓開始。后臺數據顯示,上線人數就100多人。“過了快半個小時,人數還是沒有明顯增長,我們內心緊張之余,多少有點沮喪,擔心‘首炮’會成為‘啞炮’。”李銘說,他們趕緊聯系巴西方面的對接人,才知道一大半的學員還處于晚間休息時間。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上線人數不斷增長。“看著后臺數據噌噌往上漲,我們的心態才穩下來。”李銘回憶說,培訓期間,他們特地播放了廈門的城市宣傳片。在互動提問環節,巴西企業除了關注中國的營商環境外,還有不少人咨詢“廈門在中國的什么位置”“廈門氣候如何”等問題,且很多人都表示,希望這類培訓日后能多開幾期。后來,這一主題的培訓作為保留項目連續三年對外舉辦。
“這次‘破冰’,讓我們找到了‘感覺’,也增強了信心。”李銘說,此后,諸如“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論壇”“金磚國家全球跨境電商人才線上培訓”“金磚國家綠色金融研修班”等培訓活動開始常態化進行,合作渠道越來越廣,工商銀行、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技能發展工作組等單位和機構積極提供課程和講師資源支持,俄羅斯技能發展局、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科技和創新廳等多個來自金磚國家的政府部門及民間機構踴躍組織學員參訓。
今年以來,金磚創新基地的人才培養工作逐漸打破空間壁壘,從線上延伸至線下,多個金磚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組織政府高級官員、企業高管、學者,圍繞海洋經濟、鄉村振興、新工業革命等議題,走進包括廈門在內的省內外多個城市,實地切磋交流,借鑒發展經驗。截至目前,金磚創新基地已開展64場培訓活動,覆蓋98個國家211萬人次。
金磚創新基地不僅是廈門面向金磚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交流交往的一個新的重要窗口,也是廈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我覺得廈門在高新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發展得很不錯。”老撾國家互聯網中心副主任奔巴頌·蓬馬桑參加完培訓后不禁感嘆,通過交流培訓,不僅了解到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的新技術,還可以提高技能、加強合作。
建立互認商品標準
促進科技創新與貿易合作
“經過近兩年的嘗試和摸索,我們慢慢從人才培養找到突破口,延伸到項目開發、政策協調。”李銘說,這三大任務是一脈相承的。項目跟著人走,通過培訓,金磚創新基地先后與俄羅斯、巴西等國家的科技園區合作,舉辦項目路演推介,促進項目對接。對接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問題,諸如各國產業發展狀況、營商環境、不同產品的認證標準、機構之間的資格互認等。這方面,金磚創新基地始終致力于推動政策協調工作“破題”。李銘說,在金磚創新基地建設中,我們通過舉辦多場高規格金磚國家交流活動、開展智庫合作、成立戰略咨詢委員會等,推進政策協調,努力推動金磚國家間的標準和資格互認,從而促進金磚國家間科技創新與貿易合作。
如今,金磚創新基地正成為廈門經濟特區對外合作項目的“聚集池”。2023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期間,“俄羅斯之家國際科技合作”協會(廈門)協同創新中心、德國史太白全球研究院(廈門)科創服務中心、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廈門辦事處等一批重點項目簽約。
在高水平對外開放進程中,科技創新無疑是打開金磚新工業革命領域務實合作之門的“金鑰匙”。12月16日,“中國-金磚國家新時代科創孵化園”揭牌儀式在廈門軟件園三期舉行。在開展項目引進和對接工作中,廈門通過金磚科創孵化園,征集了一批來自俄羅斯、南非、印度等金磚國家有入園孵化意向的科技創新人才項目。同時,金磚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平臺、金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金磚孵化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和中國專利信息中心、中國技術交易所服務引入相結合,網絡平臺建設正在加速規劃中。
據悉,作為金磚創新基地的重要合作主體,金磚科創孵化園將創新運作機制,力爭建立全要素、全鏈條創新孵化體系;建設“云孵化”平臺,推動線上平臺和線下載體緊密融合;爭取在5年內初步建成一個總部坐落于廈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的孵化平臺。(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 圖/市金磚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