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廣告隨意張貼。
占道經營破壞城區環境。
昨日,文明城區季度測評綜合排名結果(第一季度)出爐。針對測評中發現的問題,市委文明辦將形成問題清單,反饋到各區,并要求各區全面整改;測評成績也將納入各區年終績效考核分值。
>>解讀
創新督查方式測評工作升級
文明創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的文明城區季度測評工作再升級,測評方式更加科學、客觀、公正,不僅健全完善了機制,強化部門協同,還創新督查方式,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態長效。
日前,市委文明辦出臺了《改進完善文明城區季度測評工作方案》,對季度測評的項目、分值等都做了進一步細化和調整。
文明城區季度測評包含了媒體暗訪、市容綜合管理考評、交通視頻監控、督查回頭看、通報整改反饋情況等五個項目,總計100分。
強化問題導向,不讓整改流于形式——為了督促問題的整改,推動創建水平不斷提升,細化后的季度測評更客觀公正、更促進常態。在督查回頭看一項的測評中,市創建辦會從“回訪問題庫”中隨機抽取各區10個問題進行回訪,根據回訪整改率計分。針對被通報問題的整改情況,市創建辦也將建立工作臺賬,跟蹤各區整改落實、按時限反饋情況,問題整改反饋不及時的,也將被扣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測評的內容還加入了市容綜合管理考評,將市城市綜合管理考評辦日常對各區市容管理的考評計入季度得分,占30%。測評細項為8個,分別是城區社區市容管理考評、城鄉接合部市容管理考評、海岸線市容管理考評、城區道路養護管理考評、公園綠地管理考評、“門前三包”管理考評、集貿市場及周邊市容管理考評、背街小巷衛生保潔考評,納入文明城區季度測評“市容綜合管理考評”項目分值比例進行分配。
另一項新增的測評內容為交通視頻監控考評,由市創建辦會同市交警指揮中心開展。根據各區申報點位,隨機確定若干主次干道、交通路口、商業大街,通過調閱市交警指揮中心同一時段的視頻錄像,現場進行打分。
>>現場
不打招呼不走過場 測評工作嚴格保密
不打招呼,不走過場——根據我市文明城區季度測評的工作安排,近日,由市委文明辦與本報聯合組建的“文明創建暗訪團”再次出發,開展本年度第一季度的暗訪測評工作。
本次暗訪結果占季度測評總成績的40%。為保證測評結果的公平公正,測評工作嚴格保密,測評地點由市委文明辦從島內外6個區測評點庫中隨機抽取,每區各抽取1個社區(含小區)、1條主次干道、1條商業大街、1個公園以及1個廣場,裝入信封封存。測評當日,由市創建辦人員會同“文明創建暗訪團”成員當場拆封,按抽取的測評點展開暗訪。
測評結果顯示,各區總體情況良好,但是不文明交通行為比較突出,各區普遍存在的車輛違停、行人橫穿馬路、非機動車闖紅燈等問題,成了比較集中的扣分點。在一些社區、商業大街、集貿市場,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現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反彈回潮。
公園廣場煙頭隨意丟
時間:4月2日14:35—16:30
地點:思明區小學社區、禾祥西路、湖濱南路、松柏公園、嘉禾園
暗訪組觀察:郁郁蔥蔥的綠化,整潔的環境衛生,設計別致的公益廣告,為松柏公園的“妝容”加分。但在測評中還是發現了不和諧的景象。公園內設置了不少石桌石椅,不少人趁著午后前來打牌休閑,雖然石桌附近有多個滅煙裝置,但吸煙者依舊我行我素,地面上不時能見到散落的煙頭。
不遠處,一男子橫躺在花壇旁休憩。在嘉禾園,煙頭亂丟的現象也比較突出,綠化帶的樹叢中和休息區的地板上煙頭隨處可見。
車輛“騎”上了人行道,行人只好繞道而行;寫著“消防通道禁止停車”,但消防通道還是被車“霸占”了……在小學社區,暗訪組發現了多處亂停車現象。雖然是老舊小區,但小學苑小區的自治管理較為到位,小區入口貼著“居民文明公約”“小學苑管理制度”,小區整體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禾祥西路整體環境衛生良好,未發現占道經營等問題。
作為主干道的湖濱南路,亂象就五花八門了。賣水的、賣水果的、賣茯苓糕的……靠近中山醫院急診、門診的兩個入口周邊,就發現了五六處流動攤點,特別是湖濱南中山醫院天橋上,儼然成了流動攤販的小集市,天橋兩側盤踞著六七處流動攤點。
雜物亂堆環境不整潔
時間:4月2日15:00—17:00
地點:湖里區康暉社區、海天路、仙岳路(東)、江頭公園、金尚廣場
暗訪組觀察:下午時分,暗訪組剛到康暉社區,就發現這樣的景象——裝載著各式各樣小商品的小推車在小區門口叫賣,不到100米的范圍內就存在4處流動攤點,雜物亂堆的情況十分嚴重。
南山路151號附近,兩輛共享單車車身扭曲、相互堆疊著“躺”進樹叢里;南山路153號樓道后側,沙發椅、茶幾、鍋爐被搬到綠化帶上,仿佛搭起了一個移動茶室;南山路151-2號附近,雜物亂堆的情況比比皆是,冰箱、熱水器等廢棄家電被隨意地堆放在樓道外側,現場環境臟亂不堪。
南山路149號附近存在亂張貼、亂設廣告牌等問題:公益廣告欄銹跡斑斑,上面張貼的公益廣告已經褪色,有的還被覆蓋上補習班的小廣告。
在海天路105-5號附近,有不少人在路邊打牌,他們一邊摸著手中的牌,一邊叼著煙,抽完的煙頭被丟棄在路面上,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
沿著仙岳路(東)靠近中醫院附近步行近1公里,未發現不文明現象。金尚廣場環境整潔,秩序良好。江頭公園環境優美,道路潔凈,現場市民均能遵守文明公約,有秩序地在公園內活動。不足的是,靠近新景天湖廣場的公園入口,存在2處流動攤點。
行人闖紅燈橫穿馬路
時間:4月1日15:15—17:15
地點:集美區曾營社區、石鼓路、杏林東路、杏林文體中心、南堤公園
暗訪組觀察:紅燈還有5秒才停,就有市民迫不及待地橫穿馬路,這種情況不時在石鼓路與集源路交叉路口上演。在杏林東路10號附近,5輛摩托車停在斑馬線上攬客,占道違停。
在曾營社區,違停現象也比較突出:白泉街33號附近,3輛汽車停在商店門口卸貨,擋住行人的去路;月臺路7-103號附近情況更嚴重,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有5輛違停的汽車。除了違停,月臺路9號附近一輛“僵尸車”占據了小區的通道,存在安全隱患。該社區的消防設施也存在不足,一個滅火器氣壓已經低至紅色區域,干粉壓力小,不能噴出。
月臺路9號附近的路面上,有一攤綠色的污水,上面遍布魚鱗。三兩個水桶,五六個盤子,再放上一張小桌子,占地為營就是移動海鮮販賣點。白泉街31號附近,流動攤販聚集一旁挖海蠣,處理完的海蠣殼被隨意丟棄,海鮮湯汁灑在路上,馬路變得污跡斑斑。
道路干凈整潔、綠化美觀、環境衛生良好、宣傳氛圍濃厚,這是暗訪組在南堤公園、杏林文體中心見到的景象。
“僵尸車”占道停放
時間:4月1日15:00—17:00
地點:海滄區北附小社區、海富路、南海三路、兒童公園、市民公園
暗訪組觀察:北附小社區,京口巖小區周邊的“僵尸車”亂象嚴重,暗訪組環繞小區一圈就發現了四五輛“僵尸車”占道停放。社區周邊亂停車現象比較普遍,人行道、綠化帶均不能幸免,一些小轎車隨意亂停,原本不寬的道路更顯擁擠,綠化帶也變得黃土裸露。
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正常向居民開放,社區顯眼處還懸掛著免費開放公示牌,各功能區域的服務項目、開放時間一目了然。
一名年輕的母親載著剛放學的兒子,騎著電動車闖紅燈……在南海三路與興港路路口,暗訪組發現多起電動車、行人闖紅燈現象,還有不少電動車超越斑馬線等紅燈。南海三路1191號附近的綠化帶里也被堆放了垃圾雜物。
作為商業街的海富路,總體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沿街店鋪的外立面還設置了形式多樣的公益廣告,但還是發現了雜物占道擺放、車輛違章停放等問題。不遠處的兒童公園環境優美、秩序井然,未發現不文明現象。 “遵守‘八不’規范,做文明公民。”在海滄市民公園,不時能見到公益廣告宣傳,不少居民在園內休憩、散步。
消防設施檢查表一片空白
時間:4月2日9:00—12:00
地點:同安區西池社區、古莊二路、同新商業街、銀湖公園、梵天廣場
暗訪組觀察:在西池社區,消防設施存在缺失。西池一里90-1號附近,消防設施的檢查記錄停留在去年12月,打開消火栓,里面的水帶、槍頭不見蹤影。西池一里90-11號情況更糟糕,不僅消火栓破損,檢查記錄表一片空白,水帶、槍頭消失不見,里面還遍布蜘蛛網。衛生情況也不容樂觀:木材、土頭相互堆疊著,隨意堆放在路面上,擋住了通道口一半的面積;同新商業街48-6號附近,還存在一處裝修垃圾隨意堆放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在古莊大溪地里21-11-102號也同樣出現,店門口近4平方米的路面上堆滿了裝修垃圾,占據了行人的通行空間。古莊二路周邊的交通秩序也不盡人意,驚險景象不時發生,一輛摩托車從馬路對面直接橫穿,在馬路中央逆行。
西池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環境整潔,服務到位,正常向居民開放。不過,西池社區車輛違停的現象比較突出,西池一里90-9號附近,一輛摩托車和一輛自行車堵住消防通道口,正前方還違停著一輛汽車;西池一里95-2-101號,還有車輛橫跨盲道,斜著停在人行道上,類似這樣的違停車輛,100米范圍內就存在5輛。
銀湖公園總體環境氛圍不錯,但辦證、刻章的小廣告“爬”上了報刊亭外墻,影響公園整體觀瞻。梵天廣場門口的占道經營亂象也成了扣分點。
小廣告亂張貼現象嚴重
時間:4月2日9:00—12:00
地點:翔安區后亭社區、巷南路、祥福路、祥吳勞動公園、法治文化廣場
暗訪組觀察:馬巷文化廣場周邊小廣告亂張貼現象尤其嚴重,外墻、崗亭、變電箱都被貼上了招聘、出租等小廣告,花花綠綠的,有礙觀瞻。一旁的垃圾箱由于清運不及時,散發陣陣惡臭。同樣的,巷南路26-1旁也存在小廣告亂張貼現象,破壞了社區的整體景觀。
賣菜、賣甘蔗、賣麻辣燙……后亭社區占道經營現象比較嚴重,暗訪組沿著書院路、市場巷走了一圈,就發現七八攤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現象。在馬巷文化活動中心附近,兩個賣碗粿的攤販擺起了小桌子、塑料椅,一左一右在道路的出入口圈地經營,道路變得擁擠。
摩托車、電動車占用盲道違章停放,也是巷南路上比較突出的亂象,巷南路99-105前歪歪扭扭地停了10來輛摩托車、電動車,把盲道霸占了。祥福路與新興路路口,暗訪組在測評期間就發現了2起行人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的現象:紅燈亮起,一名男子竟一路小跑地橫沖,直接在車行道上來了逆向闖關,不以為意地穿梭在車流中,安全隱患重重。
紅花綠樹、景色宜人,法治文化廣場、祥吳勞動公園的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不足的是,暗訪組發現法治文化廣場地上有煙頭散落,存在隨地吐痰現象。
【聲音】
退休教師于麗:定期巡查“僵尸車”
我住的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小區本來就不多的停車位,還被“僵尸車”霸占。以前有關部門來治理過,把“僵尸車”拖走了,但沒過多久又有新的“僵尸車”了。希望社區能聯動執法部門,建立定期巡查機制,及時發現上報“僵尸車”,將它們清出小區。
職員陳舒藝:加強文明交通引導
廈門的文明斑馬線越做越出彩,可以說是文明交通的流動風景線。然而,電動車闖紅燈、行人橫穿馬路現象時有發生,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引導,讓文明交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居民吳女士:煙民不要亂丟煙頭
我經常在草叢、磚縫、井蓋里見到散落的煙頭。我家旁邊有個公園,不少人在那打牌后,就會弄出一地的煙頭。雖然公園設置了滅煙筒,但這些煙民還是太懶、太自私了,根本不理會對環境的破壞,以及環衛工人事后清潔的不容易。
我覺得煙民應該增強意識,相關控煙條例也應加大宣傳,該處罰的處罰,才能杜絕不文明行為。(文/廈門日報記者 薄潔 陸曉鳳 圖/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