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市民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廈門市加快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緊密結合我市實際,通過發展高精尖產品和高品質服務,積極培育銀發經濟新動能,不斷增進老年人福祉。
截至去年底,我市擁有戶籍老年人47.4萬人,老齡化率15.3%,達到近十年以來的最高值。
《若干措施》圍繞完善城鄉養老服務設施、提供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市場發展、加強養老服務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26條措施,加快推動全市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建設具有廈門特色的“多元參與、醫養融合、鄰里互助、幸福享老”養老服務體系。
《若干措施》致力于兼顧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二者協同發展,既保障基本養老服務到位,也努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其中,養老事業主要是指,為滿足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基本生活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或者由政府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向老年人提供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公共服務事業;養老產業則是指,以滿足老年人中高層次、舒適化生活需求,以市場為主提供的營利性商品和服務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鼓勵發展適合老年人的旅居養老、文化教育、老年用品、老年醫學和抗衰老醫學等行業,進一步豐富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各類服務和產品供給,讓老年人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下一步,我市將加快推動《若干措施》的各項規定落地生效,努力構建更加完善、更加多元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優質、更加便捷的養老服務,擁有更加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
【新政亮點】
夯實養老服務硬件基礎
●以出讓方式供應的社會福利用地,出讓底價可按照“營利性養老用地”基準地價的70%確定。
●由各級機關事業單位提供閑置房產舉辦普惠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每連續運營5年可免收不少于3年租金。
●通過降低養老服務用地成本,加快完善多層級養老服務設施。
●推動適老宜居環境建設,為老年人創造宜居生活環境。
提升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
●鼓勵利用我市風景名勝、非遺文旅等資源,發展適合老年人的旅居養老,積極開發老年教育資源。
●鼓勵發展老年醫學和抗衰老醫學,推動老年用品產業發展,豐富個人養老金融產品。
●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各類養老服務供給,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促進養老服務市場發展
●進一步優化養老領域營商環境,促進銀發經濟市場公平競爭。
●鼓勵各類傳統產業積極拓展養老服務,支持國有企業擴大行業內投入。
●加強行業間對接交流,吸引上下游產業鏈條聚集發展。
●加強對養老服務市場經營主體的信貸融資支持。
●通過市場良性競爭,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方便可及、價格可負擔、質量有保障的服務和產品。
加強養老服務要素保障
●加強本地院校對養老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改革完善社區助老員制度。加強海峽兩岸行業間交流合作。
●建立養老應急機制,防范化解養老安全風險。
●加強財政資金保障,吸引慈善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
●從人、財、物等多方面,進一步強化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所需的要素保障。
(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劉偉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