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9日訊 他白天擺攤賣豬肉,深夜時則佯裝乘客搭的士,趁的哥不備,就掏出自家肉攤上的刮骨刀,威脅的哥交出錢財。昨日下午,廈門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近期發生在廈門的5起系列搶劫出租車案件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陳某揚已落網。
陳某揚是泉州惠安人,今年才19歲。落網前,他在廈門湖里蔡塘村擺攤賣豬肉,由于平時上網開銷大,才萌生了搶劫的哥的念頭。作案5次,他共搶現金2500元,還有兩部手機。
的哥凌晨遭劫 反抗時兩手指受傷
5月24日凌晨,的哥王師傅開車經過湖里忠侖公園一帶時,一名年輕男子上車,說要到前面不遠處的蔡塘加氣站。
不料,當車子抵達目的地時,坐在車后座的這名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刀,架在了王師傅的脖子上,并逼他交出身上的所有錢。為保命,王師傅只得交出當天辛苦賺來的600多元現金。
王師傅本想花錢消災,但他沒想到,這名男子竟不知足,對著他一頓毆打。一氣之下,王師傅憤而反抗。其間,王師傅的左手抓到了歹徒的刀刃,兩根手指韌帶幾乎被切斷。之后,持刀男子乘機逃離現場。
1個月內搶5起
刮骨刀成破案關鍵
“5月4日、5月8日、5月12日和5月16日,先后發生的哥被搶案件。其中,在5月12日的那起中,因司機反應迅速,拉開車門逃脫,搶匪未得逞。”辦案民警說,的哥深夜被搶案件頻發,廈門警方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全力展開偵查。
經過大量排查,民警發現這幾起搶劫案存在一些共同點,“作案時間多是在凌晨1點到4點,而嫌疑人上車的地點多是在忠侖一帶,且每次上車地點前后相差不過四五百米;下車的地點則多在呂嶺路赤坡山公交站臺附近,且每次下車的地點同樣不會相差四五百米。”為此,警方初步判斷,多起搶劫案件應為同一人所為。
“雨衣的材質很特殊,比一般常見的雨衣更防水,而刀具像是肉攤上的刮骨刀。”民警說,在16日發生的那起搶劫案中,司機表現英勇,與歹徒奮力反抗,并成功奪下雨衣和刀具。而正是這兩樣東西,成為警方破案的關鍵。
此外,警方結合嫌疑人的逃跑路線和調取監控錄像,最終判斷嫌疑人可能是在周邊屠宰場工作。
肉販子迷上上網
打劫夜班的哥
“在5起的士被搶案中,其中1輛車上的監控錄像,截取到了嫌疑人較正面的畫面。”民警介紹,5月25日,專案組終于鎖定犯罪嫌疑人陳某揚。當日下午1時許,在湖里蔡塘村忠侖社,民警將他抓獲,當時陳某揚正在吃飯,還穿著作案時曾穿的衣服。
據陳某揚交代,從今年5月初至今,他在思明、湖里區呂嶺路一帶,持刮骨刀及匕首對出租車司機搶劫作案5起。
陳某揚是泉州惠安人,1993年出生,還沒念完初中就輟學在家。2009年,他從惠安老家來到廈門打工,此前曾在思明區一私人屠宰場上班。之后到湖里蔡塘村擺攤賣豬肉,平時和母親吃住都在這里,而他父親在惠安老家做保安。
陳某揚說,他在賣豬肉之余,最大的愛好便是上網。雖說擺攤賣豬肉也有收入,但自己開銷比較大,常常入不敷出,為此便想到了搶劫。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將夜班的的哥定為作案目標——他認為在凌晨時分,傍晚剛交班的的哥身上一定會有錢。
目前,陳某揚已被警方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許茵茵 通訊員 廈公宣 文/圖)
□相關新聞
搶劫的哥未果 他竟揮刀自殘
閩南網5月29日訊 假稱搭的士,上車后卻持刀向的哥索財。因的哥反抗致搶劫未果,他竟然揮刀捅向自己。犯罪嫌疑人張某因涉嫌搶劫罪,昨日被集美區檢察院批捕。
張某今年22歲,陜西人,因失業,身無分文的他便預謀實施搶劫。
5月5日凌晨,張某在同安汽車站附近上了一輛出租車,說要搭車去集美。當車子抵達集美汽車站后,張某見四下無人,立即從后座一手扼住司機的脖子,另一手揮刀就刺。幸好司機反應較快,按住張某持刀的手。兩人搏斗了幾分鐘后,見旁邊有人經過,張某便掙脫下車逃跑了。
張某在落網后回憶,在逃跑的過程中,他感到“生活沒有什么希望”,搶劫也不成功,于是就想到自殺——他拿起水果刀朝著腹部刺了兩刀,當即倒在路邊的草叢里。隨后,民警接到的士司機報警趕到現場,迅速將張某送到醫院救治。因送醫及時,張某的傷勢并無大礙。
檢察官提醒:近來針對的士司機搶劫的案件比較多發,該類案件經常發生在凌晨時分,犯罪分子多利用夜深人稀、的士司機孤身一人時作案,在此提醒的哥、的姐在夜間營運時,做好安全防范,千萬不要大意。(通訊員 黃陳炬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許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