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商報報道 從下個月起,我市將開展第二批5條溪流流域的綜合治理與景觀規劃工作,預計年底可以完成全部規劃。3年內,廈門10條溪流流域綜合整治將初顯成效。
今年,廈門提出將打造“山、海、城”相連的生態通廊,并選定10條島外溪流開展流域污染綜合整治和景觀設計,共分兩期完成。其中,一期的5條溪流流域污染綜合整治規劃近日通過專家評審,相關規劃方案將送交各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著手啟動整治工作。
通過專家評審的這5條溪流流域污染綜治規劃方案,涉及島外5條主要溪流水系,即海滄區過蕓溪,集美區后溪、瑤山溪,同安區東西溪、翔安區九溪。
市規劃局規劃處處長任國巖透露,一期5條溪流流域的景觀設計方案也將于下個月完成,屆時將把相關效果圖、動畫設計方案都公布出來,供市民觀看。
即將于下月開展溪流流域綜合治理與景觀規劃的二期5條溪流分別是:集美區的深青溪,同安區的官潯溪、埭頭溪和龍東溪,翔安區的翔安新城東坑灣至南部港汊景觀水系。
任國巖說,這10條水系未來將建成10條綠道,將島外4個新城連接起來。再加上島內步道系統的建設,未來廈門全市將形成“山、海、城”相連接的生態通廊,這些通廊將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步行系統。(記者 錢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