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商報報道 眼下,面對并不樂觀的經濟形勢,以及不斷高企的門店運營成本,不少知名茶企紛紛轉變思路,回歸理性經營。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轉變營銷方式、給門店“瘦身”以及拓展電子商務領域成了不少茶企新的經營重點。
[招數1]
注重體驗式營銷
面對經濟不景氣,廈門各大茶企紛紛轉變思路。山國飲藝的品牌市場中心總監嚴棋斌告訴記者:“公司的茶葉更多是針對中高端人群,對這些人而言,自身的體驗、感受非常重要,因此,讓他們在門店中能夠體驗到更好的品茗享受是公司關注的重點。”
嚴棋斌說,前一段時間,在完成全國布局之后,公司開始在廈門這個樣板市場進行資源整合,目前基本上不會考慮開張小門店,因為太小的門店無法滿足客戶的各項需求。未來只要有合適的門店,他們還是會考慮新開一些功能性、體驗性更齊全的門店,比如體驗館、茶文化會所等,為VIP客戶提供尊貴服務。
此外,電話營銷也成為茶企新的營銷方式。據悉,眼下,香茶苑、尚圣茶、茶圣居等茶企都相繼開始嘗試這一方式。“模式和保險推銷類似,就是工作人員負責通過電話銷售拓展客戶資源和市場。”茶圣居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茶企利用電話營銷的模式在臺灣其實發展得較為成熟,取得的成效也不錯,“大陸市場剛開始推行,未來嘗試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
[招數2]
門店紛紛“瘦身”
除了改變營銷模式,為節約成本,不少茶企也開始“瘦身”。“過去,茶葉店講究豪華、氣派,但現在,這些觀念已經‘落伍’了。”廈門乾宮茗茶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林立告訴記者,目前經濟情況不樂觀,廈門茶企應當在開店速度、門店規模等方面進行調整。
“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一些不賺錢的店面應當關閉。”林立說,最近,他們公司就關閉了在外地的數家加盟店,廈門本地也關了2家。此外,新開張的門店規模也紛紛“縮水”。林立向記者坦陳:“最近新開的幾家店,店面規模都比過去小了近一半左右,裝修成本也隨之下降,總體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廈茶公司總經理王貴卿支持林立的做法。他表示,“‘海堤茶葉’在廈門的門店數量、規模一直都在嚴格控制。在過去數十年里,公司在島內總共開了30多家門店,我們不追求速度和門店的豪華程度,而是保證開一家賺一家,如果不賺錢,寧可關閉。”
[招數3]
花上百萬拓電子商務
此外,越來越多茶葉經營業者也將目光投放到電子商務領域。山國飲藝是廈門茶企中最早開始電子商務運營的。山國飲藝旗下的尚客茶業CEO林玉成告訴記者,“傳統茶葉品牌針對的是中年的成功人士,卻忽略了80、90后的茶葉新生力量。為了吸引這部分客戶,公司在2009年推出了全新的電子商務品牌尚客茶業,以‘好茶簡單泡,時尚新茶道’的理念,吸引和培養一批新生代的年輕茶客。”
據悉,廈茶公司、八馬茶業、乾宮茗等多家知名品牌企業,近年也都開始發力拓展電子商務業務。“每年公司在電子商務方面投入的成本,要花上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林立告訴記者。為擴展電子商務業務,八馬茶業甚至單獨成立了一家運營公司,公司就設在深圳。
廈茶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志雄告訴記者,該公司從前年開始就打造茶葉網絡交易平臺,“現在年交易額達到500多萬元”。(記者 葉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