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晚報報道 凌晨發生在路邊的一起命案,死者和兇嫌的身份讓刑警們忙碌起來,而社區女警到場后,很快就找到關鍵人物,挖出了嫌疑人的信息。前日,記者跟隨市政協委員視察集美寧寶小區的社區防控體系建設中,從社區民警李偉紅口中了解到這一案件。
今年4月27日凌晨,在杏林大橋下發生一起命案,一名男子死在路邊,身上有明顯刀傷。集美警方介入調查,寧寶警務室的女警李偉紅也被同事們叫了出來,她是這一責任區民警,對周邊情況都很熟,很快,她就找到了馬路對面小區的保安,后者告訴她,凌晨時分有一名男子,慌張跑到小區門口,說是遭遇了搶匪,要等朋友過來接他回去。
保安說,男子在小區門口等了20多分鐘,在這期間,保安詢問了男子的一些個人信息,并留意了他的體貌特征,尤其是在男子離開時,保安還記下了過來接他的朋友的車牌號。
李偉紅將這些信息反饋給刑偵大隊的同事們,后者也調取監控印證了保安的說法,刑警們說,李偉紅問到的這些情況,對破案非常有利。
同時,刑警們還走訪了解到,嫌疑人是從附近一家茶館里走出來的,或許茶館老板會知道嫌疑人的具體身份,但茶館幾經易手,老板的信息很少有人知道。
李偉紅再顯身手,她從記錄本上一下子就翻出了茶館現任老板的電話號碼,并叫他過來。老板告訴民警,嫌疑人就是當晚最后一名客人,他離開茶館后就被幾名男子跟隨。
有了這些信息,刑警們很快就抓獲了嫌疑人。原來,案發當晚,嫌疑人在茶館消費時,被他的仇家知道,后者叫來幾個打手想打他,沒想到嫌疑人隨身攜帶了一把匕首,在打斗中,其中一名打手被匕首捅死,隨后,嫌疑人逃到寧寶小區,對方顧不得處理同伴的尸體,也逃之夭夭。
李偉紅告訴記者,在做社區民警這段時間里,她非常注意對信息的收集,單是去年她就發出去4000張名片。“這些名片,主要是發給樓長、物業、保安還有商家們。”她說,這些人群對社區的信息都很熟悉,把他們發動起來一起來做平安工作,對小區的治安很有利。
她說,社區民警的職責就是發動社區資源來共同維護平安,織密安全防控網絡。(記者 朱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