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商報報道 多家知名酒店連鎖品牌相繼在廈掀起門店“轉讓潮”(詳見本報昨日報道),在業界引發了強烈反響。假如“轉讓門店”是一塊奶酪,那么其背后隱藏著多少牟利的商家?記者昨日再度深入調查發現,在酒店轉讓潮背后,投資者“賺頭”最大,轉讓一棟酒店起碼能賺個幾百萬。同時,房產中介也跟著分一杯羹,若成功轉讓一棟酒店,抽成可達十萬多元。
{投資者}
投資成本需600多萬
廈門本土某品牌連鎖酒店業者趙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投資一家房間數在100間的經濟型酒店為例,總體投資成本需花600多萬元。
“首先是品牌加盟費,以如家為例,其加盟費按3000元/間計算,100間就是30萬元,此外,還有特許經營保證金10萬元,特許經營采購保證金20萬元等。”趙先生說。
至于租金,趙先生透露:“一般情況下,一家酒店的合同簽10年到15年,需先預付半年租金。”如按50元/平方米/月算,100個房間經營面積約3500平方米,半年需105多萬元。此外還有裝修費,每個房間的裝修費用是2.8萬元———3.5萬元,100間就是280萬元到350萬元。如果要裝修更豪華,所花費的就更多。另外還有購買各類設施、工具及員工工資等。
經營越好轉讓費越高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會在整體投資成本上加上數百萬元再轉手。”廈門金海岸房產服務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胡先生告訴記者,譬如蓮坂如家酒店,整體投資費用600多萬,但要賣1000多萬元,如果成功轉手,那么,中間可賺400多萬元的差價。
世紀聯合房產總經理郭忠宗告訴記者,事實上,酒店的轉讓費高不高,還得看路段及經營情況如何。“如果路段好,入住率高,經營情況不錯,則能賣出更高的價格。”郭忠宗說,他曾聽說,總投資5000萬元的一家高端酒店,經營了一段時間后轉手,因為地段與經營狀況都不錯,結果賣出了8000萬元,中間利潤就可以賺到3000多萬元。
“事實上,在半年里,如果入住率高,經營過程中不會虧錢,反而是賺錢的話,就是純賺。”廈門定佳拍賣公司總經理廖紅燕說,如果是經營虧損,因為時間較短,其實也不會虧太多,還是能賺錢。
另外,如果是自創品牌酒店公寓,則省去了品牌加盟費。而有些直接從舊廠房改造或者寫字樓改造的,成本更低,如果地段好,能賣出好價錢,那么其利潤空間就更大。
{房產中介}
賺得多但容易跳單
事實上,各酒店“轉讓潮”背后,并非只有投資者一個人賺錢,房產中介也試圖介入,分一杯羹。記者昨日走訪獲悉,近一兩年內,受廈門酒店業迅速發展影響,從事酒店轉讓業務的房產中介,比過去多了不少。據悉,這類房產中介原本的定位多是主攻商業地產。
“和二手房交易一樣,每單酒店的轉讓交易,中介可提2.5%的傭金。而到了經紀人手中,往往會打半折左右。”郭忠宗說,“如果交易成功,數目是挺可觀的,以一單1000萬元為例,交易成功傭金為25萬元,房產經紀人則可賺10多萬元,這可比二手房收入高多了。”
不過,雖然“看上去很美”,但記者調查發現,真正交易成功的例子卻并不多。“一方面,酒店單體量大,一單就是數百上千萬元,年輕經紀人把握不好,需要資歷深的老業務員,但老業務員數量很少。”麥田房產一位工作人員小李告訴記者,另外,酒店轉讓的成交率也不高,“有的一年做不了一單,有的做成功了,也看不上二手房業務了,都紛紛離職了。”
據郭忠宗透露,房產中介不愛做酒店轉讓業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容易跳單。“因為酒店不比二手房,買方很容易找到酒店經營者,然后就甩開中介直接跟經營者交易了,有時候,房產經紀人跟蹤了大半年,就被輕易跳單了,這很損害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郭忠宗說。(記者 葉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