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棒化了后成了膠狀物。
據廈門商報報道 夏天到了,冰飲成了消暑“利器”,孩子們尤其喜歡。不過,記者近日走訪廈門市一些學校附近的小賣部時發現,一些冰飲的質量并不讓人放心。
5毛冰飲孩子最愛
小王在蔡塘小學念書,他每周至少買3次冰飲。“一般都買冰棒或汽水。”小王說,由于沒有多少零花錢,他買得最多的是價格在5毛左右的冰棒。
江頭小學、蔡塘小學附近的多個商家告訴記者,學生是冰棒、汽水等冰飲的最大消費群體。“小學生們最愛買5毛的冰棒或汽水。”一名商家說,1元以上的冰飲只有一部分學生買。
孩子們愛買冰飲讓家長們頭疼不已。“我讓他少吃那些冰棒,但他就是不聽。”送孩子上學的李先生說,即便控制零花錢,也不能杜絕孩子吃冰飲。
“有的冰飲只要1毛錢,你說怎么杜絕呢?”李先生無奈地說。
冰棒變成膠狀物
在江頭小學附近,記者買到一款5毛錢的“巧舌頭”冰棒。記者將冰棒放到杯子里,大約半小時后,冰棒接近常溫。不過,冰棒并未融化,而是變成了一團綠色的膠狀物。
膠狀物倒在桌面上時,呈團狀。由于質地柔軟,膠狀物可以像水一樣倒進杯子里。而且膠狀物的韌性極好,記者反復地將其放到手上再倒回杯子里,并沒有發生斷裂。
“巧舌頭”冰棒的配料表顯示一共有15種配料,其中食品添加劑有9種。雖然包裝袋上稱該產品是蘋果味產品,但配料單上并沒有蘋果。
生產“巧舌頭”的是福州一廠家,該廠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產品是果凍冰棒,所以在常溫下會呈果凍狀。這名工作人員承認,冰棒里確實沒有果肉。
像“巧舌頭”這樣的產品還有很多,但其中真正有水果的冰棒并不多。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天然果蔬價格貴,一些企業只好用食品添加劑來代替。“綠舌頭”一款類似產品雖然標價1.5元,但配料里仍無蘋果。
汽水有10種添加劑
小學附近的大部分小賣部,都銷售5毛錢以內的汽水,它們是小學生們喜歡的冷飲之一。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汽水的質量不容樂觀。
在國光學校附近一家小賣部里,有一款名為“黑娃冰爆”的汽水,記者買了蜜桃味的,撕開包裝袋,濃烈的蜜桃味撲面而來,里面的液體呈粉紅色。
記者嘗了一口,汽水味道確實和蜜桃味很相近。但是,產品配料表里只有飲用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劑,并沒有蜜桃。而食品添加劑就有10項之多。
記者買了一款“6味棒”汽水,只要1毛錢。在融化后的汽水里,記者發現了一團絮狀物。而一款名為“冰爽雪碧”的汽水,在融化后則出現大量白色沉淀物。
提醒
添加劑過量對身體有害
市質監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食品添加劑一定要適量,超過一定劑量對身體有害。“很多食品中都有添加劑,并不是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就不能吃。”
該工作人員提醒,購買汽水類產品一定要選擇質量過關的廠家。“汽水冰凍后看不出里面是否有異物,如果不放心質量,可以等其融化,仔細檢查后再喝。”(記者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