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遲到了】
開學第一天,注定有些孩子還沒切換成“上學”模式,一大早手忙腳亂,一路上緊趕慢趕,不承想還是錯過了進校時間。
【理由1】
初九在老家祭拜 早上來廈被堵
昨日早上8點35分,思明第二實驗小學的升國旗儀式已經結束,站在門口張望的家長們也漸漸散去。這時,一輛黑色轎車駛來,媽媽帶著小男孩匆匆下車,快步走向大門。接過媽媽手里的書包,連“再見”都來不及說聲,小男孩一路小跑進了校園。
“初九我們得在老家祭拜,今天才從泉州趕回廈門。”媽媽蔡女士說,兒子小龍讀五年級,往年開學時間比較晚,不會和家里的祭拜“相遇”。今年一家人決定前一天晚上照常在泉州祭拜,第二天清早驅車“飛奔”來上學。早上小龍沒賴床,6點40分就和爸爸媽媽從家里出發(fā)。但原本到學校只要一個多小時,沒想到在路上一堵,就多耽擱了40分鐘,“在翔安隧道堵得比較久。”蔡女士嘆氣道,估摸8點前到不了學校,她只好打電話向老師請假。
【理由2】
起床后拉肚子 遲到了20分鐘
昨日8點10分,一輛電動車在大同小學門口急剎車停下,一名小女孩跳下來,匆匆忙忙地跑向教室。“慢點啊,進教室跟老師說一下原因。”騎電動車的奶奶叮囑道,但話音未落,小女孩就一溜煙跑沒了。奶奶告訴記者,她的孫女今年念五年級,早上起床后就不停地拉肚子,所以來晚了20分鐘。
上課時間到,但饒女士仍在門外駐足,伸長了脖子看校內的動靜。原來,她的孩子因為生病遲到了,她想看看孩子有沒有出來做操。“這兩天他感冒,今天早上剛要出門就吐了,吃了藥,8點5分才到學校。”饒女士很是心疼。
開學第一天,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排成“小火車”。(記者 張奇輝 攝)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程午鵬 李沛 鄔秀君 林桂楨)昨日是農歷正月初十,廈門迎來近年來最早的開學日。記者走訪調查了解到,部分民辦小學請假學生超過10%,個別民辦幼兒園甚至達到50%。要求匿名的一個區(qū)表示,注冊日那天學生“缺席”1000多人,而往年僅200多人“晚到”。
【新情況】
一個區(qū)“缺席”1000多人 請假人數比往年激增
學生“缺席”的情況,在民辦學校尤為嚴重。
仙岳路一所民辦小學的教導處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學校一共有700多名學生,而昨日實際報到人數則少了100多人,這些學生大多數都是請假的。他們一個班原本有48到50人,而當天早晨上課后去教室檢查,一個班就有10多個“空位”。
這名教導主任說,雖然民辦學校的學生可能有變動,但往年開學時,最多也只有幾十個學生“缺席”,今年人數激增。
相對于小學,幼兒園的管理更松散一些,學生在開學日“缺席”的情況更多一些。長岸路一所民辦幼兒園的學校負責人說,全校有130名學生,請假人數達到65人,相當于一半的學生沒來學校。
要求匿名的一個區(qū)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區(qū)的學生在16日報到時,缺席1000多人,而往年最多也就200多人“晚到”。
【民辦校】
大部分請假的學生 來自貴州安徽江西等地
對于學生“缺席”的情況,學校老師和校長都有所擔憂,湖里一所民辦學校負責人說,早在放寒假前,學校專門召開了家長會,特地叮囑家長,要提前訂火車票、提前返回廈門,保證孩子及時上學。
這名負責人說,到了今年開學日,不少學生沒及時來報到,家長有的給出多種理由:買不到火車票、北方道路結冰等等;他們也有給家長打電話催促,但有家長不講原因,就說要過完元宵節(jié)才會送孩子來上學。這名學校負責人很擔心,開學日已經正式上課,晚到的學生將會與教學進度“脫節(jié)”。
記者了解到,請假的民辦學校學生大多來自貴州、安徽、江西等地。有老師和家長分析,民辦學校學生扎堆“缺席”最大的原因,可能與最早開學日有關。一方面,有的家長務工的企業(yè)尚未開工,沒有必要急著返廈;另一方面,務工人員春節(jié)回家一趟不容易,也想帶著孩子在老家多待一些時間;此外,節(jié)后的返城高峰,也確實讓一些線路的火車票相對吃緊。“所以,可能有一部分學生會在元宵節(jié)后才回來。”老師和家長們猜測。
【公辦校】
請假人數持平或略增 或與家長職業(yè)有關
記者走訪了多家公辦學校,學生缺席的情況相對民辦學校少一些,或與學生家長職業(yè)有關。
溪岸路一所公辦幼兒園的老師說,他們學校有500多名學生,請假人數為37人;云頂北路一所公辦小學有1100多名學生,請假人數為20多人;萬壽路一所公辦小學全校注冊人數2220人,只有4人請假。
記者采訪的一些學校負責人表示,公辦學校的家長大多是職工,按照正月初七上班的時間,大多數已經回到廈門,孩子也跟著回來上學。但還有一些趁著春節(jié)去國外或外地旅游的家長和孩子沒回來,相比往年,請假的學生數量持平或者略有增加。(記者 林路然 王玉婷 林桂楨)